极目宝宝上北大

极目新闻 2021-06-27 11:15

刘子孺和父亲刘雄、母亲罗毅在一起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刘中灿摄

这是一次提前好几年就约定的采访。

2021年高考放榜,我的同事罗毅和刘雄的儿子刘子孺总分是697,将顺利以祼考的分数进入北大。

刘子孺就读于华师一附中(简称华师一)。在今年高考中,他语文128,数学141、英语142、物理99、化学98、生物89,总分和其他班两位同学并列第一。

因为父母都曾经是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刘子孺因此被称为极目宝宝。

刘子孺的母亲罗毅刚刚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时,和我是文体部同事。后来她调往另外一个部门,并和刘雄恋爱、结婚。有一天,我从他们办公室经过,罗毅突然从座位上抬头对我说:刘姐,你的衣服不是灰就是黑,回头我给你买个胸针啊!我心头一暖,说:我等着哦!

1996年,戴建业教授(后排左三)和罗毅(前排左一)以及她的同学们

这一等就是12年。12年间,我每次遇到她都会讨要这枚胸针,但每次遇到她都说没时间上街了,先是怀孕了,后来是生孩子了,再后来是要陪孩子……直到刘子孺12岁小学毕业,罗毅才松下一大口气,给我买来一打胸针,让我每天换着戴。刘子孺上中学的六年间,我和罗毅经常约到东湖散步,完全看不出她作为考生妈妈的任何焦虑。当时我就说,这么淡定的妈妈,一定有很宝贵的育儿经验和大家分享,于是约好,等刘子孺考上北大,我来做个专访。

刘子孺和外公罗维扬

母亲罗毅,是网红教授戴建业先生的学生

记者:一直记得咱俩第一次见面,我夸你是个古典美人。你很不屑,说,能不能换点新词,从小到大听多了。

罗毅:(不好意思地笑)那时候刚刚大学毕业嘛,说话比较冲。再说我的理想本来是做一名优秀的中学老师,当年校招,我本来有机会到北京非常优秀的中学工作。戴建业老师是我的恩师,当年上课经常点我起来发言,毕业实习也给予我很多肯定和鼓励。我在华师中文系获得的很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后来都用到了我儿子刘子孺身上。

如你所知,刘子孺1-12岁的教育都由我负责。从出生前的胎教开始,我就制定了全套学习计划。在幼儿园时,我通过与数学老师的交流,发现了孩子在计算方面的特长,后来为了突出这个特长,又学习了围棋奥数,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在初中之前课业还不繁重的阶段,我们还发展了孩子的阅读、钢琴等兴趣。

我非常注重刘子孺小学3-6年级的关键期。为什么刘子孺在12年学习生涯中,成绩从来没有滑落,而且每逢大考都是本阶段考得最好的一次,总结起来是因为抓住了关键期。刘子孺会考试,就是因为在升学的节点进行了很好的训练。在小升初时,2015年上半年,不光参加了6个奥数杯赛的考试,还参加了楚才杯、冲刺外校的考试。回忆起那段时光,半年里的每个周末都在考场时度过。

因为刘子孺小学基础好,初中、高中都能就读于武汉市的名校。名校的师资和氛围使他受益。在武汉小学,学校的课外活动比较多,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进入武珞路火箭班,集中了全校的名师,经过语文老师的训练,刘子孺的字迹有型有体。

罗毅和刘子孺

12年中,我一直是刘子孺班级的家长委员会委员。担任家委工作,方便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教育信息,帮助孩子制定学习方案。

在高三阶段,他爸刘雄也成为拼命三郎,坚持每周三次去学校陪读,给孩子送夜宵,谈心,帮孩子解决心态上的焦虑。

在高三,我也是家长群里最淡定的,因为我相信,有合理的规划,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心态,成绩是水道渠成的,不用过于焦虑。

文科生父母,也可以培养出理科学霸

记者:我刚进报社就知道,你爸爸是著名作家罗维扬,《今古传奇》的老总。我记得刘雄是武大法律系毕业的。你们一家都是文科生,怎么培养出了一个理科学霸?

刘雄和刘子孺

罗毅:我妈妈是化学老师啊。很多文科生习惯暗示孩子,我们数学不好,我们没有数学思维。我们在家里从来不这样说,不给孩子消极暗示。刘子孺在12年的学习生涯中,数学一直是他的优势学科。小学阶段就是一名奥数特长生,在小学六年时间里,学校数学考试,几乎都是满分。二年级暑假,经过明心奥数学校选拔考试,进入奥数班专习奥数,无论是升班考试,还是奥数国家级省级考试,频频获奖。四年级得过华罗庚杯一等奖,五年级获得创新杯二等奖,六年级获得2015年数学花园探秘科普活动(迎春杯)一等奖。小升初以奥赛证书进入武珞路火箭班,在初中阶段,又两次获得全国初中竞赛一等奖。

刘子孺在奥数方面一直占据优势,进入高手云集的武珞路火箭班后,因为语文成绩不太稳定,在年级排名没有进入年级前20名。初三下学期备战中考,弱科语文也有了明显地进步,中考分数是高分保护,顺利地进入华师一高分班。

进入华师一后,高二上学期结束,遇上疫情,在家上网课。从2020年1月武汉封城到7月复学,在家上了半年网课。复课后的第一次综合考试,刘子孺成绩又跨入了年级前三,班级第一,接下来的八省联考也进入高分段。高三的几次大考,总是保持在年级前十。

刘子孺高考前和同学共同创作的一首歌,在华师一传唱

记者:刘子孺还有语文成绩不太稳定的时候?这次高考语文是128分啊。

罗毅:所以还是要相信基因的力量。(开心地笑)后来刘子孺在华师一的语文分数达到了峰值。高考前他和同学共同创作的一首歌,在华师一传唱。

刘子孺和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以及小姨在一起

歌词:

那年盛夏

春夏秋冬,那年芳华,几分闲暇

走廊上的身影依然潇洒

窗外树垭,谁的脸颊,悄然入画

被更换的壁纸,再次激起喧哗

曾藏在熙攘里,喧嚣里

仿佛孤独的流星

却明白此刻应该闪烁光明

无论是晨光里夕辉里

命中注定相遇

每当想起,也会挫败

把善意锁在门外

忽视了那些慷慨,那些意外,那些期待

青石板外,你回头,笑容绽开

前路或许有阴霾,

你在,钟声嘀嗒,一瞬长大,意气风发

还怀念着那群打闹着的傻瓜

无限的8 温暖如家心心牵挂

三年青春描绘现实里的童话

无论我,在这里在那里

敏行路上的虹霓

映照出并肩奔跑前行的身影

长亭里,楼道里,等过你,不曾冲淡的情谊

每当想起,也想重来

把美好时光倒带

曾经的温暖对白,心扉之外

不负我待,人生的星辰大海

共同奔赴未来

伤疤会就留给回忆吧,

朝霞会伴你前行啊。

别怕别怕,归于人海

当回忆终被掩埋,

相册里模糊人影,化作尘埃

曾想忘怀,却又铭记到现在

忘不了,放学天台自由自在

我会回来,多年后不论成败

重拾少年风采

帷幕落下,毕业刹那,绚烂如花

想停留在无拘无束那盛夏

扫码听刘子孺和同学 共同创作的校园歌曲

极目新闻记者 刘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