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黄士峰
实习生 刘清清
6月25日,湖北高考成绩出炉。极目新闻第一时间邀请到13所省外顶尖名校湖北招生组负责人,参与“高校王牌专业零距离”系列直播的特别节目,为网友介绍各校在鄂招生政策,推荐王牌专业,指导志愿填报。
【点击收看视频回放】
受邀参与的学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大学左丹老师(右)参加节目
北京大学湖北招生组副组长左丹介绍,针对湖北省“3+1+X”新高考模式,北京大学志愿填报有所调整。其中,物理类招生分为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物理学、中国语言学、考古类、经济学类与工商管理类等专业。2021年另设物理化学组,包含5类专业,医学部计划招生18人左右。历史组招生23人左右。国家专项计划10人。北京大学41个双一流专业、21个“A+学科”都欢迎荆楚学子报考。此外,该校从多维度考量入学新生,设优生奖学金,学生入校即可申请。
清华大学邢沁妍老师
清华大学预计在鄂统招56人、定向招收4人、国家专项计划招生19人,同时填报,同时录取。物化组包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班等优势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分为16大类,多院系联合对大一新生进行统一通识教育培养。后期依据学生意愿,进行专业确认。该校湖北招生组宣传负责人邢沁妍重点介绍了5月成立的量子信息班,并建议考生选择专业时充分考虑个人志趣。她建议,考生可通过阅读文件、联系招生热线、关注招生官方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志愿填报咨询。
浙江大学马宇丹老师
浙江大学计划在鄂招生126人,其中首选物理招生68人,首选历史招生15人,艺术与科技(不限)招生3人,高校专项计划8人,国家专项计划22人,医药代码招生10人。今年,浙江大学在湖北新增艺术与科技大类招生。浙江大学湖北招生组马宇丹老师建议,若想报考浙大竺可桢学院,首选物理学生可重点关注图灵班和机器人工程班,首选历史学生可关注人文社科实验班和智能财务班。
上海交通大学田冰雪老师
上海交通大学计划在鄂招生137人。其中,选考物理招生119人、选考历史招生1人、医学院招收17人。2021年,该校优化专业结构,物理组全部投放强势工科专业。据上海交通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田冰雪介绍,该校本科人才培养实行13个双学位项目,涵盖诸多炙手可热的专业,例如“金融学+计算机”“法学+经济”等。学生通过考核后,1张毕业证可证明2个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钱明辉老师
2021年,是中国人民大学与湖北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招生的第一年,校本部普通批次计划招收物理组45人、历史组49人。今年新设国际新闻与传播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北招生组副组长钱明辉介绍,该校设置明德书院、明理书院,两个书院均按照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社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功能定位。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新闻学院、商学院、信息学院,本科阶段不分专业,四年方案贯通,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最终根据完成培养方案实际情况认定本科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群祥老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划在鄂招生一批次67人,国家专项8人、强基计划8人,高校专项1人,共计84人,有扩招可能。需要注意的是,该校并没有选考历史的专业招生,但选考物理考生进校后也有机会可选文科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李群祥介绍,报考中科大,学生100%自主选择专业,还有机会就读“中微半导体集成电路英才班”,钻研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大二、大三阶段,通过选拔后,学生可在该校未来技术学院(量子信息科学)探索前沿技术领域。该校量子计算机专业目已达国际最高水平。
复旦大学陈雁老师
复旦大学2021年计划在鄂招生74人,其中,历史类13人、本部物理类27人、医学院物理类16人、国家专项11人、高校专项7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湖北招生组组长陈雁介绍,该校打造“2+X”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尊重学生个人学术兴趣。学生入校前两年,接受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本科三年级开始,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构建互相贯通的多维发展空间。截至目前,复旦已入选10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南京大学韩悦老师
南京大学2021年计划在鄂一般录取计划名额包括:历史专业组20个,分为5大类专业;物理专业组29个,9个大类专业;“物理+化学”专业组16个,6个大类专业。此外,南京大学还在鄂投放6个国家专项计划名额和3个高校专项计划名额。南京大学湖北招生组副组长韩悦介绍,2021年,该校在湖北新增3个交叉创新实验班,包括“计算机金融实验班”“建筑与规划实验班”“环境与健康实验班”。实验班学生将同时获取双学位。
西安交通大学陈雪江老师
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计划在鄂招生202人。其中,物理专业组177人、历史专业组9人、国家专项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共招收16人。学生入校后共有3次转专业机会。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中,半数名额向入校新生开放。据西安交通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陈雪江介绍,该校带有“H”标志的专业,例如理科试验班(物理H),保研率达50%以上。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野老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计划在鄂招生190人左右。该校在哈尔滨、威海、深圳三地设立校区。湖北籍考生就读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可凭高考成绩获保研资格。2021年起,该校主打“大学不必在一个城市读”,实现三校区“跨城联动”。学子在本科学习期间,可选择校区进行为期一年的游学交流,威海校区为学子设立暑期培训。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金野建议,女生报考哈工大,航天专业是不错的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冯成洪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计划在鄂招生79人,首次投放5个公费师范生名额,包括心理学、学前教育2个专业。湖北省实行“新高考”后,该校招生政策较为稳定。这里被称为“距离天安门最近的高校”,校园氛围活泼。学生入学后,可灵活转专业。该校出公费师范生外,70%本科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保研率全国领先。谈及学生奖助体系,该校湖北招生宣传组组长冯成洪说:“北师大不差钱。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南开大学周帆老师
南开大学计划在鄂招生113人,其中物理组招生70人(普通批合计63人,国家专项合计7人),历史组招生43人(普通批合计37人,国家专项合计6人)。网络与新媒体、密码科学与技术,是今年该校推出的2个新专业。南开大学湖北招生组周帆介绍,学校充分尊重学生志愿,2020年,该校新生前3个志愿满足率达96.2%。今年,南开大学也有非常优惠的保志愿政策:选考物理的同学中填报经济金融工商理科工科试验班组可保前4专业志愿;填报理科试验班类和医学类组可以保前1专业志愿。选考历史的考生全部保前3专业志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睿老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划在鄂招生178人。其中,普通物理类127人、普通物理类(飞行技术)15人、普通物理类(国家专项)12人、普通物理类(民族班)10人、普通历史类7人、艺术类7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党委书记、湖北招生组组长 刘睿介绍,该校入选我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是向往航天系统考生的不二之选。今年,北航新获批网络空间安全、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智能飞行器技术四个本科培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