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创新创业、搭建就业升学网络、培养美好人格 荆州学院为学生发展铺好每一条路

楚天都市报 2021-06-26 08:49

荆州学院2021届毕业生留影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姚喆希

近年,荆州学院(原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校把特色办学贯穿学校发展始终,培养出了一批批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创业技能强的特色实用人才。

推进创新创业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几年来,荆州学院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培育工作。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系列竞赛中,学校通过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结合学科特色和学生特长,建立专业导师指导团,精选赛道,建立了长期性项目培育机制;结合两年一次的比赛赛程,精心在校内举办“挑战杯”校级赛事,通过校赛遴选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提升。每年校赛时,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都多次组织开展挑战杯选题指导专题培训会、挑战杯赛事协调会、推进会等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接受有针对性指导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自身创新创业思维,提升综合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该校的创新创业培育工作一直处在同类院校前列。

今年5月9日至10日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的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评委会对106所高校1100件作品开展盲评。荆州学院的11支队伍在李淳老师的带领下,一路披巾斩棘,最终有6项进入终审决赛。经过现场陈述、专家问辩、实物展示等环节,该校作品《敏捷高校的党务绩效考核与评估系统》荣获一等奖;《基于深度学习的社区电梯监测与预警系统》《基于机器学习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输油管道穿跨越异常事件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边缘计算在智慧实验室中的设计与应用》《智能化车间生产线物料配送系统》5项作品荣获二等奖,刷新了该校参加“挑战杯”大赛历史最佳成绩,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领先于省内同类高校。

建立合作网络

服务学生就业深造

荆州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校企、校政资源。目前该校已经搭建成了近700企业形成的就业网,形成了有效的学校、企业共同育人机制,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400多家合作企业,260多家协议企业,这是学校为学子们作出的职业规划,也是该校为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们架设的一座桥梁。依托于此,该校学子们交出了“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连续多年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质量获得用人单位广泛认可。毕业生一年后平均月收入在同类高校中本科居第二、专科居第四”的优秀答卷。

校企合作作为该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已经持续开展了13年。从2006年在全校第一次提出特色办学,要培养具有特色、企业欢迎的大学生起,该校就一直致力于探索校企合作的合理途径与方式。这期间,该校先后举办了美的、雅本、金澳、恒隆等几十个合作班,这些合作班不仅为学子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也提供了更多与实践相结合的岗位知识与技能。

近年来,该校还加强了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高校的交流协作,建立了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便利条件。

开展文化建设

培养学生美好人格

为了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该校将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来打造,将学生活动、思政教育、课堂教学相结合,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实践与发展的教育之路,也打造了青年志愿服务队、大学生通讯社等一大批优秀学生组织,也走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事业成功的优秀学子。北京大学博士熊金红;2016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电子商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湖北省优秀志愿者”马俊;2010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11年“湖北青年创业榜样”、2011年“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戴非凡;2015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2016年“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银奖获得者、“荆楚楷模”汤海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谭和平;“见义勇为模范大学生”、2011年“湖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2011年“荆州好人”张晓、周小宇……越来越多闪耀的名字出现在校友名单上。

这一切,源自于荆州学院对立德树人的不断求索,对提升办学质量的不懈努力,对探索创新的孜孜不倦。在未来的办学中,荆州学院将继续稳步提高办学水平,坚持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社会声誉良好、家长学生认可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