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头垸村网红之家的手工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李欢 徐涛
一部手机、一个直播架、几名留守妇女,一年卖出土货500余万元。不到一年,麻城市黄土岗镇堰头垸村从籍籍无名的小山村成为当地“网红直播第一村”。村党支部书记杨作柱说,“发展网红经济,村第二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周红英立下头功。”
在麻城市,1713个党小组遍布452个行政村,一个个像周红英这样的党员中心户连着一户户乡亲,把阵地建到家门口,让党员服务的触角更加灵敏。
关键时刻站出来——
改造古村落,先捐自家地
古树拱桥、流水潺潺。走进阎家河镇石桥垸村徐家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秀美的水墨画卷。村干部丁周全说,每到周末,游客络绎不绝。
徐家寨是一个形成于宋代的古村落。一年多前,四处可见废弃的鸡舍猪圈。变化要从党小组长徐定林的“一个决定”说起。
2019年11月,阎家河镇帮助徐家寨申请到300万元中国传统古村落改造资金,工程却迟迟未启动,原因是36户村民拒绝拆除自家的杂物间、牛栏、茅厕。
“建设美丽乡村,全湾116户都受益,凭什么只拆我们几家?要拆可以,每平方米补偿三到五百元。”村民徐定贵第一个反对。
开了两次垸组会,一大半人不愿意拆。第三次垸组会上,徐定林提出,“捐出自家已下脚放线的350平方米宅基地,用于村里改造古村落。”
话音未落,村民全都瞪大了双眼。阎家河镇党委书记黄建军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尽管徐定林不是村干部,关键时刻他站了出来,感动了其他村民。
曾经的“钉子户”徐定贵带头表态,拆除自家牛栏,并将废石料捐给村里修塘堰驳岸。第二天,党员干部带头拆、群众跟着干,村庄改造的“拦路虎”搬掉了。
“在一些村,党员村民代表党的意识不强,缺乏组织核心,难以凝聚力量。”麻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阜乔说,为破解这一难题,麻城市建立“行政村党组织—垸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网络,以自然垸组为单元设立党小组,选优配强党小组长,每个党小组设立党员中心户,联系5到10户群众,发挥党员中心户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党的组织、基层治理向垸组延伸。
服务触角更灵敏——
党员带着干,直播卖货500万
“画鞋样、打面浆、粘布、贴面、镶边和绣花,六道工序下来,手熟的妇女得五六天。”6月20日下午,在黄土岗镇堰头垸村网红之家,有10多万粉丝的麻城乡土网红周红英,通过抖音介绍手工纳鞋垫。
49岁的周红英是堰头垸村4组村民,她还有一个身份——村第二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去年4月,她和村民聊天时了解到,一些留守妇女想找事做,家里又脱不开身。周红英做过网商有经验,她琢磨着,“网上有农村妇女直播卖农产品赚钱,咱们村里的特产也不少,金丝菊、葛根粉、鹅蛋、糍粑都好得很,何不带着大伙试试。”
说干就干,她带着50多名留守妇女在直播平台上卖土特产。去年,全村卖土货销售额超过500万元,跻身麻城“网红直播第一村”。
周想荣是周红英的联系户,她负责接单、发货。“生意好时,最多一天出货1000单。”她说,去年收入两万多元。
陶小燕也是周红英的联系户,她负责直播出镜。“下田头、进大棚,哪都是直播场地。”她说,去年秋天,村里80亩金水梨滞销,直播团队将手机架到梨树下,一场直播卖出150多箱梨子,滞销的梨子三天就卖光了。
堰头垸村党支部书记杨作柱介绍,如今村里建起网红之家、快递物流中心和乡村地标优品馆,为留守妇女当网红提供更大平台,带动村里农副产品种植和销售。
党小组如何发挥作用?党员中心户怎么联系、服务村民?黄冈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认为,堰头垸村的做法很有代表性,党小组和党员中心户就是要发挥服务触角更灵敏的优势,带着村民干,让村里富起来、美起来。近期,黄冈将在全市推广麻城做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党小组赋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