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改装的“房车”
主治医生和李阳交流病情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罗俊华 王芳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开着房车沿途赏景,随手拍下沿路见闻,这听起来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然而这对于来自江西的李阳(化名)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他是一位晚期食道癌患者,今年才41岁。为了能多看一看这个精彩的世界,李阳将一辆电动三轮车,改装成一应俱全的“房车”,每月都要骑行千余里,来汉就医。
夫妻俩人先后患癌
41岁的李阳是湖北襄阳人,结婚后将家安在了江西,并在当地开了一家门窗店。一家四口,小日子过得和睦温馨。
没想到2018年后,噩运连连袭来。
那年底,妻子突然胸痛,不停咳嗽,到医院一查已是肺癌晚期,只过了三个月,就离开了人世。这年,大儿子读高一,小儿子才上幼儿园。为了抚养两个孩子和还妻子治病所借的钱,李阳不得不独自撑起整个家。
然而,噩运并没有就此放过这个苦难的家庭。2019年底,李阳发现自己吃硬东西,喉咙就会痛,只能吃偏软的食物,但当时生意忙,就一直拖着没去医院。直到最后完全吃不进去食物,他才去医院检查,而这时已是食道癌晚期。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20年6月20日,命运再一次给了我当头一棒。”看着才4岁的小儿子天真可爱的脸庞,李阳告诉自己不能退缩,要勇敢面对并接受治疗,“我一定要活下去!”
他关掉了门窗店,将儿子托付给外婆,独自踏上了辗转江西、河南、广州、湖北的寻医之路,最后他选择在湖北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
骑上“房车”来看病
李阳每个月都要从江西来到武汉就医,单程就需要10个小时的奔波。对于目前只能吃流食,食物入口之前还需要消毒和过滤的他来说,有着诸多不便。
为此,李阳一直想自己驾车跨省就医,这样路上会方便很多。但没有轿车怎么办?改装电动三轮车!几经考虑,今年4月底,李阳终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他有制作门窗的功底,于是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动手。“房车主体是钢板构造,木芯板隔开上下两层,上层睡觉,下层放置行李,做饭的锅碗瓢盆灶,一应俱全。”他告诉记者,“改装的‘卧室’,刚够我一个人休息,还挺舒服呢。”
经过2天时间,花了800元的材料费,一辆电动三轮车就摇身一变,成了吃住行俱全的“房车”。
“一边看病一边骑着车沿路看看,心态放好,这也算是一种旅行吧!”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放疗科一病区,李阳与医护人员分享自己的沿途经历。
“从江西出来的一路上,山区比较多,风光特别好。”李阳说,以前自己一直忙于讨生活,没机会这样看看世界,“车开在崭新的柏油路上,旁边的树木笔直,春夏之交满眼都是绿色,当时就想,真应该早点出来看看呀。”
每次来武汉,李阳会一大早从江西出发,因为电动三轮车没法上高速,于是一路走国道、省道绕行,累了就找个地方歇一歇,充充电,再给自己做顿“美食”。一路走走停停看一看,一般在第二天下午,或者第三天能到达武汉市。有时停在路边还会吸引不少人围观,了解了李阳的经历后,许多人对这位命运多舛却坚强乐观的男人竖起大拇指。他还将一路见闻拍下小视频发布到网上,收获了不少加油和点赞。
乐观生活积极抗癌
“病已经得了,只能去面对,能动一天是一天。”李阳总是一脸笑嘻嘻地自我安慰和鼓励,还在病房分享自己的抗癌经历,鼓励其他病友勇敢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在某视频平台,他注册了名为“与肿瘤君言和”的账号,记录自己生病后治疗与生活的点滴。
走在医院附近的小食店,看到坐在路边狼吞虎咽吃盒饭的民工,他会羡慕不已地拍下小视频,并配上感言“吃得挺嗨嘛,真羡慕,像我们农村吃酒席”。
吃不了东西,只能喝汤的他,也常常给自己冲杯咖啡,换换口味,并调侃“味道不错,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
每次治疗完离开医院,他会像亲人一样,向在场的医护道别:“回家咯,20天后再相见!再见,工作愉快!”他笑称,医院差不多也是半个家了。
李阳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面对癌症他也绝望过,但现在自己已经“与肿瘤君和解”,“既然人生走到这一步,就想开点!”李阳说,很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鼓励和他一样身处绝境的人,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他一直心怀期待,“我的门面虽然暂时退掉了,但设备、材料和手艺都还在,哪天等身体好一点,我随时准备‘重出江湖’,重操旧业!”
期盼有天能吃面条
“很佩服你,一个人骑着三轮房车来看病,心态好,精气神就足,真的非常棒!现在治疗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很多。”6月16日,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一病区,肖创映医生一边与李阳交流病情,一边给他竖起大拇指鼓劲。
李阳于2020年9月底来到湖北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放疗后一个月,食管局部的肿瘤明显缩小。
“3个鸡蛋羹下肚,真舒服啊!”“100天了,终于痛快地喝了两壶茶水。”“整整一百天,经过25次放疗,到今晚终于能喝汤了,希望后面能越来越好!”在省肿瘤医院的治疗进行到100天时,食道被打通可以吃流食的李阳,在许久未发的朋友圈里连发3条。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稳定和治疗初见成效,今年3月,他开始接受全身的药物抗肿瘤治疗和免疫治疗。
“哪天能吃进面条我就高兴了。”李阳满怀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