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建林
实习生徐雯婷 林宇
跨越山川的银线,展翅高飞的鸟群,郑青松始终不忘保护好生态,守护好家园,将毕生精力倾洒在美丽和谐的山水田园,他是名副其实的“电网鸟爸”,更是一名爱鸟护鸟的“最美志愿者”。
因拆铁塔鸟巢与鸟结缘,因跋山涉水巡线与鸟生情。33年来,他坚持工余做护鸟公益工作,甚至感动了曾经殴打他的捕猎者。曾是一名专门拆除鸟巢的人,后来却变成了一个爱鸟护鸟的人,国网湖北黄石供电公司职工郑青松救助的鸟儿不计其数。随着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电网鸟爸”共产党员服务队发展到140多人,其中50多人是黄石市各行各业的志愿者,90多人是黄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一线职工和护线员。
今年,郑青松入选第六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的候选名单。
爱鸟,源自对生命的关爱
1993年,郑青松在移除电塔上的一处鸟巢时,发现亲鸟因为触电死亡了,留下3个色彩艳丽的鸟蛋。出于怜悯,他决定把鸟蛋带回家人工孵化。在查阅相关书籍后,郑青松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做了一个孵化箱!小鸟破壳而出的那一天,郑青松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他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救活了”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就像迎接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一样,他居然又有了为人父的欣喜。可很快他意识,这些鸟儿不能家养,必须得送到野生动物保护站。他送走了小鸟,也伤心了好久。从那之后,他对鸟儿就有了特殊的情感。
自那以后,每次巡线,除了必带的巡线工具之外,郑青松总不忘记带上一把剪刀,因为他知道,经常有鸟儿不慎掉入村民在林间私设的捕网中。于是,每每遇见捕网,他便用剪刀将其毁掉。2017年5月,郑青松和班员李晓逢像往常一样快速穿行在黄荆山上,前往110千伏棵顾宏线。当巡查至棵顾宏线21至22号塔导线下时,郑青松隐隐听到一阵低鸣声,听惯了鸟鸣声的他察觉到不对劲,于是,循着声音来到不远处的林木中。果然,他发现一张隐蔽的捕鸟网上,一只猫头鹰被牢牢困住,正惊恐地奋力挣扎。
郑青松立刻掏出剪刀,小心翼翼地将缠绕在猫头鹰身上的铁丝剪断,将其解救出来,并将受伤的猫头鹰抱着装进工具包。随后,他又用剪刀将铁丝网彻底剪断,防止附近的鸟儿再次落网。转头看着两只死去的麻雀,郑青松直叹惋惜。想到受伤的猫头鹰需及时救护,郑青松赶紧下山。担心猫头鹰在工具包中呆着不舒服,他又找来纸箱,将其小心翼翼地放置,随即赶往黄石野生动物保护站。
每每巡线至铁塔下,郑青松总是拿望远镜从上到下仔细观察,除了查看铁塔导线是否正常外,他还特别留心塔上是否有鸟窝。一旦发现鸟窝,他便仔细观察鸟窝所处的位置是否在安全范围内。2015年4月,郑青松一行巡线至220千伏棵板线12号杆时,发现中相绝缘子边上有个大鸟巢,鸟巢的部分树枝即将垂挂在中相绝缘子上。考虑到近日将有大风天气,垂挂的树枝很可能引起线路短路造成跳闸事故,鸟巢内的鸟儿和鸟蛋也会有生命危险,郑青松当即决定对鸟巢进行搬迁。当到达鸟巢边时,发现巢内有四只绿色的喜鹊蛋,他又惊又喜。他小心翼翼地将鸟蛋装进背包中,再将鸟巢整体搬至远离绝缘子部位的地方,然后再将鸟蛋轻轻放入鸟巢。保障了线路安全的同时,也呵护了即将出生的小喜鹊。在铁塔上发现鸟巢的情况,郑青松几乎每月都能遇到两三次,在他看来,在确保线路安全的同时,保护这些小生命也是他的责任。
护鸟,是知难而进的义行
郑青松所在班组管辖46条高压输电线路,全长500多公里,有2000余基杆塔分布在湿地、丘陵及高山。郑青松所在班组管理的山林线路廊道这里是鸟儿筑巢栖息的天堂,也是不法者经常光顾的猎场。郑青松在巡线时,经常会与偷猎者“不期而遇”。
一次,在人迹稀少的荒山廊道巡线时,他听到一阵翅膀“扑扑”扇动的声音。循声而去,看见一只幼年猫头鹰睁着铜铃般的眼睛,惊恐地在丝网中奋力挣扎。心如刀割的他赶紧划破丝网,把伤痕累累的小猫头鹰抱在怀中。恰巧偷猎者也来到丝网前查看猎物,见丑行被人拆穿、恼羞成怒,对郑青松和他的同事恶语相向,甚至用言语威胁。现场剑拔弩张,郑青松毫不示弱。也许是做贼心虚,也许是感觉自己势单力薄,偷猎者最终灰溜溜地走了。郑青松连夜将受伤的猫头鹰带回家,敷药包扎好,次日送到了野生动物保护站。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郑青松累计拆毁、焚烧偷猎陷阱近200处,受过不少骂,挨过不少打,也让家人担了不少心。
2000年有阵子,偷猎现象非常猖獗,飞禽走兽成了一些人餐桌上的珍馐,山林里处处隐藏着偷猎机关。一次,郑青松在汪仁镇徐斌村附近焚烧一张新布的丝网。他再次巡线路过此地时,被三名村民团团围住一顿暴打。“电是你管我没意见,但鸟不属于你管,今天打你是让你知道什么叫多管闲事!这里的山是我的山,地是我的地。”领头的村民恼羞成怒地说。
这一次,郑青松伤筋动骨,几周下不了地,妻子和女儿急坏了。当他身体恢复、再一次巡线到徐斌村时,发现原址又布了一张更大的丝网在诱捕鸟。他赶紧把掉入陷阱的鸟儿解救下来,扯下丝网逐家逐户去找那位村民,希望能说服他。“难道没打痛?”郑青松出现在这位村民家门口时,这位布网者反而被吓了一跳,也被郑青松的执着所折服。在苦口婆心的劝说和深入的沟通中,郑青松得知这位偷猎者没有一技之长,布网捕鸟是为了讨个生计,于是郑青松到处托人给这个村民找了份工作。当郑青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专程赶来通知他第二天去上班时,这名盗猎者感动得哽咽了。从那以后,他也成了一名护鸟人。
“咱们要保护好生态,留住家乡的青山绿水和鸟语花香。”郑青松总是这么说。这些年来,郑青松阻止过100余起捕猎行为,感化5名盗猎者成为护鸟人。他尽力守护着鸟,让它们纵情于山水之间。
“鸟爸”和他救下的东方白鹳
2016年,3只东方白鹳幼鸟被施工队从铁塔鸟巢误拆下来。郑青松和他的“电网鸟爸”共产党员服务队为了让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重回自然,第一时间找到鸟类专家,新建了一个鸟巢装在原电塔上,并安上监视器密切关注。然而,亲鸟在新巢上盘旋一周后始终不给幼鸟喂食。无奈地看着这对“爹妈”,郑青松每天从菜市场买来新鲜的小鱼虾,风雨无阻,与队友们攀爬到50余米高的铁塔顶喂食幼鸟。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从没因工作、生活的繁忙而“失约”,直到幼鸟振翅高飞。
让人欣喜的是,他们精心照顾的这几只东方白鹳去年迁徙后,2018年春节又返回了郑青松巡视的廊道,就像是在外漂泊了一年多的游子,过年回家看爸妈一样。
捕网中、铁塔上、丛林里……遇到受伤的鸟儿,郑青松和他的队友们能救助的便救助后放生,拿不准的便送去野生动物保护站。无论是东方白鹳,还是猫头鹰,或是其他鸟类,只要经他们救护并送至保护站的,他们都会与保护站的负责人密切联系,持续关注鸟儿的状况,直至它们回归自然。“郑班长他们可是我们野保站的常客,对野生鸟类的保护,他贡献很大。”提到郑青松和他的队友们,黄石野保站负责人朱修平和阳新县野保站的负责人汪宣振都赞赏有加。
为了掌握不同鸟儿的习性,郑青松大部分休息时间都泡在图书馆。他已经熟读40多本关于鸟类的书籍,能说出黄石100多种鸟儿的习性。郑青松在与队友们讨论线路安全工作时也不忘考虑对鸟类的影响因素,他说只要鸟巢没有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原则上只装防鸟挡板,不拆鸟巢。对那些已经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鸟巢,有鸟蛋或幼鸟的鸟巢,就把它们转移到不影响线路安全的电塔部位,或者小心取下来放到电塔附近稳固的树梢并密切监视,想方设法让每一颗鸟蛋孵化、每一只幼鸟成活。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鸟儿,用行动传递绿色环保理念,用实践彰显央企责任担当,郑青松和他的“电网鸟爸”共产党员服务队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