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伙伴关系网 架起民间外交桥梁 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成果引发与会嘉宾热议

长江日报 2021-06-05 06:59

6月4日,“上合之家”——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综合展在武汉天地壹方购物中心展出。

6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在汉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发来贺信。

此次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国来宾围绕智库交流、友城合作、卫生健康、乡村发展和减贫、高质量互联互通、新媒体培训等议题深入交流;17个新项目签约,涉及总金额134亿元;签署《武汉倡议》,推动在汉设立上合组织民间活动“友谊之家”……

与会嘉宾表示,要按照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此次论坛所取得成果,促进团结协作、增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

“我希望向世界介绍武汉”

此次论坛邀请到来自武汉高校的部分留学生及外教代表到场。他们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在这场盛会中,他们交到了新的国际好友,将来会向他们进一步介绍中国、介绍武汉,增进彼此的了解。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韩立福,两年前从巴基斯坦来汉攻读工程类专业博士学位。他说:“巴基斯坦与中国在港口、基建等方面有很多合作项目。我是学习工程技术的,武汉工程技术很厉害。希望通过论坛向本国有关组织介绍武汉,看看双方能否一起合作。”

武汉轻工大学俄罗斯籍外教安德烈·弗拉索夫说,参加论坛感觉特别亲切,在这里不仅遇到了许多家乡人,还成为连接他们与武汉的桥梁。他与不少出席论坛的俄罗斯嘉宾留下联系方式,约定未来共同促成更多俄罗斯高校与武汉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

“6年来,武汉一直是我的家。”在华中师范大学读书的阿塞拜疆小伙儿艾基尔·阿利耶夫说,“我2015年来到武汉,当时我才23岁,可以说我个人的成长是从这里开始的。我在武汉学会与人相处,在武汉体验不同的文化,在武汉有了一群爱我的朋友。”

“走出去,与中亚友邦合作交流”

“这次论坛搭建了一个与中亚友邦密切联系、加深合作的平台,我们将珍惜机会、共谋发展。”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国际公司海外事业部党委书记李兵生说。

他表示,将以更具前瞻性的经营思维大力发展海外事业,开创交互合作新局面,确立中亚等地为海外重要潜力发展区域,奋力开创海外高质量发展道路。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肖伟表示,作为在汉央企,希望通过这次论坛加大与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交流,寻求更多合作。“之前我们承担了‘一带一路’部分重要项目的设计、咨询、总包,但主要集中在新疆。希望借此机会积极延伸,更多地走出去,与中亚友邦多合作交流。”

湖北省新丝绸之路国际合作交流促进会会长、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总裁金海说,近年来长江电气已承接几内亚港口、巴拿马机场、迪拜光伏等“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项目。下一步长江电气将在“互联网+”大思路背景下,通过持续的创新驱动,在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方面扩大合作边界。

“中外人士突破全球疫情阻隔线上线下相约,共商高质量互联互通,这极大地鼓舞了民间涉外组织的工作信心。”金海表示,促进会将借助此次论坛成果引入更多外部资源,推动强强联合,为湖北企业赴海外投资和开展经贸活动提供高质量服务与支持。

织密伙伴关系网,架起民间外交桥梁

参加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的各国嘉宾认为,民间外交已成为各国人民加深沟通的重要桥梁,成为国家间交流的有益补充。建议加强各领域的民间合作,将民间交往关系网织得更密。

中国地质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罗文旭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们学校一直服务国家外交大局,致力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和文化交流,在留学生培养上倾注更多心力,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通过留学生传递给世界。”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主任黄超带着3位该校留学生一同参会,在论坛和相关活动中,他看到外国嘉宾被孩子们纯真浪漫的绘画作品所打动,大家同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而叫好、点赞。“论坛上,各国人民心相通、情相近,民间外交的优势在武汉充分显现。”

黄超难忘,论坛上,同行的尼泊尔学生潘丽琼看到尼泊尔驻华大使现场发言,激动不已。她感叹,武汉越来越国际化,这座城市与世界各国的距离越来越近。

黄超说,留学生培养是民间外交的重要一环,将努力做好留学生工作,让湖北、武汉成为各国优秀青年人求学的理想之地,

稿件采写:长江日报记者宋磊 黄琪 陈卫东 潘茜 范婷婷 见习记者叶诗雨

稿件统筹:长江日报记者胡雪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