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百年 荆楚大地的追寻】98抗洪:200多万军民筑起冲不垮的堤坝

湖北日报 2021-06-03 08:09

98抗洪中,人民子弟兵冲锋在第一线,成为中流砥柱。    (资料图片,荆州长江河道管理局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茜 通讯员 黄煦晴 邓祥虎

1998年夏,我国出现罕见的持续强降雨,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突然袭击长江流域,8次洪峰首尾相连,百年一遇。

182公里的荆江大堤守护着江汉平原、武汉等地数千万百姓。“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湖北全线告急。

党和国家领导人坐镇湖北,指挥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洪抢险斗争。经过近90天的艰苦奋战,200多万军民用血肉之躯筑起冲不垮的堤坝,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并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6月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赴武汉、荆州,追寻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分不分洪”的严峻考验

位于荆州市沙市区的观音矶,始建于南宋,素有“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称号。在这里,一块石碑赫然耸立,诉说着曾经的惊心动魄:1998年长江历史最高水位线45.22米、1954年荆江分洪水位线44.67米。

1998年8月16日,这一年的长江第6次洪峰奔涌而来,观音矶达历史最高水位且持续上涨。经过长时间高水位浸泡,长江干堤随时有溃堤危险,运不运用荆江分洪区的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下午4时,国家防总紧急要求长江委:在1个小时内,针对沙市洪峰的可能最大值及出现时间等6个问题作出回答。长江委专家经过精密分析计算,认为这次洪水是“瘦尖型”,虽来势凶猛,但缺乏后继流量,且分洪对于下游水位降低作用并不大。

是否分洪就在一念之间:分洪,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150亿元;不分洪,则可能导致江汉平原被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存在风险。

当晚9时30分,荆江分洪区北闸区33万群众已转移完毕,解放军也已将炸药埋入北闸,随时准备起爆。

做好了分洪的准备,也一路密切关注水情变化。最终,党中央经过慎重考虑,电令“一线部队全部上堤,军民团结,严防死守,决战决胜”。

荆州长江河道管理局支民堤科科长陈永华说,那晚,他和驻守在大堤上的同事们都一夜未眠。

8月17日凌晨,荆江大堤迎来决战时刻!上午9时,洪峰高度达到45.22米,比分洪水位(45米)高出0.22米,数十万军民冒雨加固堤防,每分每秒都是生死决斗。数小时后,大雨停了,水位缓慢下降到45.17米。

8月19日,荆江水位下降到44.67米。

8月20日,北闸防淤堤里的炸药被拆除。

“我们终于顶住了!”分洪区安然无恙,33万人的家园保住了,江汉平原保住了,武汉三镇保住了,98抗洪迎来决定性胜利。

部队规模堪比渡江战役

武汉市江汉区龙王庙观景平台,扼守着长江、汉江交汇口,一侧是最高水位标记,一侧是关于98抗洪的8幅纪念浮雕。

龙王庙段是江堤险中之险,一旦失守,武汉三镇将遭灭顶之灾。

当年的守闸人唐仁清回忆,1998年8月,洪水越来越大,大伙在堤上成立临时党支部,一起立了生死牌,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誓词下,是16名党员的签名。

在这场人与自然的惨烈搏斗中,人民子弟兵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

其中,荆江沿线重点险段按每米1人配备,全线防守劳力达数十万人;动用部队人数则为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之后长江地区所仅有。

位于观音矶处的98抗洪英雄纪念亭,铭刻着在鏖战世纪洪水中献出宝贵生命的李向群等英烈的名字。

1998年8月5日,李向群随部队前往湖北,加入抗洪抢险突击队,和战友们死守大堤。洪峰过去了,8月22日,年仅20岁、军龄20个月、党龄8天的李向群却倒下了。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为了谁》,正是写给98抗洪中奋不顾身的人民子弟兵。在98抗洪英雄纪念亭,35个名字、35个“李向群”,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前方,子弟兵死守大堤;后方,泄洪区的百姓舍小家顾大家。

三洲联垸是监利县最大的民垸,居民近6万人。1998年8月9日15时,三洲联垸主动破垸行洪。口子扒开了,汹涌浑浊的江水涌入垸内。仅1个小时,昔日家园成为泽国。

“那年,有人用家园、有人用生命,才换来家国平安。”江汉区水务和湖泊局副局长洪彰智说,当年长江岸线防御大型洪水的能力比较薄弱,最终的胜利,靠的是人民的力量,是精神的力量。

抗洪精神代代传承

2010年7月、2016年7月,长江特大洪峰再次压境。但在武汉龙王庙,江水漫过防洪墙外的观景平台,孩子们把这里当成天然泳池,欢快地在江水中嬉戏……

同样的洪水不一样的景象,沿江干部群众在紧张忙碌中展示出的,也是自信与从容。

1998年大洪水后,国家大规模整治水利堤防工程,全面提升长江防洪系统防御能力。修复水毁工程、加固堤身、堤脚培土固基,防洪标准得到提高,防御力量闪耀着更加科学与理性的光辉。如今,龙王庙已固若金汤。

“截至目前,国家投入120亿元巨资整治荆江大堤。”荆州长江河道管理局办公室主任许宏雷介绍,荆州长江河道局通信总站的高清监控画面上,大堤、江水、船只一览无余。视频监控、沉降观测、渗流监测、水雨情测报……一系列科技手段的运用,为荆江防洪保安构筑起“千里眼”,让荆江大堤岿然屹立,守得安澜。

目前,荆江大堤全线达到一级堤防标准,加上荆江分洪区可以抵御40年一遇的洪水,再加上三峡工程可防御百年一遇的洪水。目前,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正在建设中,全部建成后,千年一遇的洪水也能抵挡。

即便如此,自1998年后,每次洪水到了预警水位线,荆江守闸人都会立“生死牌”。

“如今的长江防线已经很安全,立‘生死牌’早已不需要当年的悲壮,只是抗洪精神的传承。”陈永华说,无论什么情况下,荆楚人民都有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