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6月1日讯 5月31日,公安部部署开展“关爱儿童,反对拐卖”六一反拐宣传活动。作为宣传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简称“团圆”系统)上线五年来,截至2021年5月15日,共发布儿童走失信息4801条,找回4707名儿童,找回率为98%。
2016年,为适应“互联网+打拐”的时代要求,公安部刑侦局与阿里巴巴集团以钉钉为基础开发了全国打拐民警警务协同程序: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
据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团圆”系统上线五年找回了4707名儿童,找回率从刚上线时的89%,逐渐递增至98%。值得家长警惕的是,“团圆”系统发布的失踪儿童信息中,主动离家出走的儿童占比高达63%,且大多为十二三岁,因与父母发生争执或学习压力大、不想上学等缘由离家出走。学龄前儿童高发的失踪原因则是迷路,很多案例是家长带孩子外出时疏忽大意导致孩子走丢。
孩子走失怎么办?警方提醒家长应立即拨打110报警,无需等待24小时。一旦警方接到报案,会第一时间把失踪儿童的信息上传到“团圆”系统,并向接入“团圆”系统的25款热门App用户推送“弹窗”,以儿童失踪地为圆心,每小时扩大100公里扩大范围,丢失时间越久,信息推送的半径越大。失踪地周边的手机用户发现线索后可协助警方寻找失踪儿童。
全国6000位打拐民警使用的“团圆”系统从2016年上线以来经历了4个版本的迭代。首批6位来自阿里巴巴的技术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团圆”系统1.0版本,实现“权威发布、精准定位、高效协同”三大基本功能。
到了2.0版本,淘宝、支付宝等App接入“团圆”系统,全民参与的雏形已形成。
在之后的两个版本中,志愿者根据打拐民警的实际工作场景,增加了大数据自动分析报表功能,针对一线民警深入山区办案的弱网环境,做了更多性能优化。
现在“团圆”系统在全国手机用户和爱心网友支持下,儿童失踪线索得以快速上报,出租车司机、网吧老板、快递配送员等爱心群众是重要的失踪儿童发现群体。“团圆”上线以来,儿童失踪案件破案率逐年提升、发案率迅速下降,形成了全民参与、警民联手、警企合作的社会共治共享氛围。加之我国持续加大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力度,目前,全国每年盗抢儿童的发案量不足20起,基本全部告破。
另外,对于被拐儿童积案,公安部建立了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截至今年5月,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700余名。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公安部刑侦局首次向全社会公布全国6000多名打拐民警手机号,在支付宝搜索“团圆行动”,即可一键导航找到附近的公安机关免费采血点,一键拨打民警电话,协助寻亲家庭通过DNA科技寻找亲人。
虽说“团圆”系统是“科技寻亲”的模式创新,一直以来被网友称为“打拐神器”。在科技的助力下,孩子找回不再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不过持续攀升的“离家出走的熊孩子”人数依旧为家长们敲响了警钟。这个儿童节,希望家长们更多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协同全社会一起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长江日报记者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