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 开国大典驾机飞过天安门 孙子取名方烈继承革命先烈遗志

楚天都市报 2021-06-01 08:07

方烈展示爷爷赠送的手表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通讯员 徐晶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实习生 曾秋云 张琪悦

“1999年10月1日,我从军校毕业下连队的第一个国庆节,爷爷送了我一块手表,上面刻着‘示孙:永远听从党指挥’几个字。这块手表一直提醒着我,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指挥,永远跟党走。”

——干休所所长方烈缅怀爷爷方槐将军

方槐(1917年10月24日—2019年2月16日)汉族,江西于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军委民航局机航处处长、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经理、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

开国大典驾机飞过天安门

江西于都,红军长征开始的地方,1917年,方槐在这里出生。在这片热土上,方槐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如今担任湖北省军区武汉第十八干休所所长的方烈说,从小就听爷爷讲起红军长征的故事。

1931年,不满14岁的方槐得知红军正在招兵,兴冲冲去报名。招兵的同志见他还没有一支枪高,劝他长大一些再参加红军。1932年,方槐终于如愿加入了红军,1933年又加入中国共产党,走完了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路上,方槐和战友们频频遭遇敌机的攻击。每当遇袭,战友们总是怒目朝天,对着敌机大喊:“等我们有了飞机,非狠狠地揍你们不可!”

1937年底,方槐被遴选赴新疆学习航空技术。1938年4月8日,是方槐终生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他第一次驾驶飞机翱翔天空。在后来的日子里,方槐勤勉踏实地训练学习,成为我军第一代飞行员。

1949年10月1日,初创的人民空军参加开国大典阅兵仪式,下午4时许,方槐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他率一个飞行梯队从南苑机场起飞,由东向西飞过天安门广场。他们在空中三次摆动机翼,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人民致敬。天安门广场上,数十万群众纵情欢呼:我们自己的飞机来了!

后来,方槐历任空军师长、副军长、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88年前的党费证保存完好

2019年2月16日,方槐在湖北武汉中部战区总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102岁。方烈告诉记者,爷爷方槐去世后,他帮忙整理爷爷留下来的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张年代久远的党费证。

1933年7月,时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将这张党费证签发给年仅16岁的方槐,这张党费证跟随方槐走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他留下来的唯一能够见证和亲历长征的纪念物。

方烈说,听爷爷生前讲,这张党费证还凝结着方槐和战友陈鹤桥的一段战友情。80多年前,方槐和陈鹤桥是红十五军团的战友,方槐在政治部做青年工作,陈鹤桥是政治部的文印科长。1937年底,方槐被遴选赴新疆学习航空技术。临行前,谁都不知道何时能再见,陈鹤桥便送给方槐一块银元做纪念,方槐则把自己视若珍宝的党费证和一张半身照片交给他保管。

11年后,两人于1949年底在重庆重逢,党员证和照片也完璧归赵。后来,方槐一直将党费证珍藏在身边。

后人继承老红军遗志

方烈告诉记者,爷爷对他疼爱有加,但要求也很严格。爷爷为他取了“方烈”这样一个名字,就是希望他能继承革命烈士遗志,继续奋斗前进。后来,方烈参军入伍,成为一名空军指战员。1999年军校毕业时,爷爷赠予他一块手表,上面刻有“示孙:永远听从党指挥”几个字。二十多年来,方烈一直将爷爷赠送的手表放在身边。

方槐后期身体非常虚弱,方烈趴在爷爷耳边轻念:“爷爷,要坚持下去,就像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听到这句话,老人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方烈知道,爷爷正是在用当年爬雪山过草地般的顽强意志与病魔作斗争。

“作为老红军后人,我们要继承烈士遗志,不忘初心,心怀感恩。”方烈一直谨遵爷爷“永远听从党指挥”教导,按照打仗标准尽心尽力做好干休所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