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能保护未成年网民吗? 记者实测发现:部分视频平台此功能形同虚设

楚天都市报 2021-05-28 08:40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 实习生 门阔

刷短视频、看直播,已成为现代人的主流娱乐方式。然而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作品鱼龙混杂,很多并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此外,未成年网民打赏主播或游戏充值,也屡见报端并引发舆论关注。

监管部门意识到这类问题后,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约束平台。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昨日,极目新闻记者实测了一家大型平台视频号、抖音、B站、爱奇艺随刻等,调查平台“青少年模式”的效果究竟如何。

视频号青少年模式隐藏较深

昨日,记者一打开抖音、B站等平台,平台马上弹窗提醒“开启青少年模式”。而另外一家平台视频号没有主动提醒进入“青少年模式”。家长要找到个人中心,点击设置,在设置里找到青少年模式,点击开启,并输入登录密码,方可激活青少年模式。该视频号的青少年模式入口隐藏较深,不便操作,青少年上网的风险较高。

此外,该平台青少年模式内容过滤上也存在风险。视频号、公众号、小程序的允许访问范围可以在不可访问、我关注的和全部3个选项中选择。仅有摇一摇和看一看是禁止访问,而搜一搜是可以部分访问。

这样的选项设置对家长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家长必须提前为孩子设置好访问范围,否则视频内容与成人无异。此外,家长为孩子设置访问范围,仅仅对年幼的孩子起作用。如果是十几岁的初高中学生,可以自己摸索修改访问范围,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另外,该视频号可以通过手机接收短信验证码重置登录密码,从而解除青少年模式。换句话说,该平台青少年模式仅对年幼的孩子有用,十几岁的中学生只要手中有手机,并掌握基本手机操作能力,就能轻易绕过青少年模式。

随后,记者又实测了爱奇艺旗下的直播平台随刻,该平台不仅没有主动弹窗提示用户进入“青少年模式”,在个人中心的设置页面,也找不到进入青少年模式的入口。进入该平台的直播间,用户可以自由打赏主播,也可以自由购物支付,青少年上网的风险比其他平台都要高。

青少年模式无法打赏但可购物

在使用时间方面,抖音、B站等平台规定,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户每天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晚上10点至早上6点无法使用。

其中,抖音平台上线了时间锁功能,每日使用抖音的时间限额在40分钟到120分钟之间,可由家长自行设置。而记者实测另一家平台青少年模式下,用户使用时间不受限制。

记者实际测试后发现,另一家平台视频号青少年模式下仍然可以观看直播。进入视频号后,点击右上角“放大镜”搜索开了直播的账号,账号头像标注“直播中”,点进去就可以看直播。点击右上角“更多直播”,可以浏览到所有直播。

此外,在青少年模式下,记者点击某平台贷款借钱,显示可借额度为97000。点击借钱,单笔最高可借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少年模式下,该视频号关闭了直播打赏功能,记者实测无法找到打赏入口。但是主播挂出的购物链接,可以购买支付。

而抖音和B站等平台,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直播功能直接关闭了。推送的视频作品也大多是识字、英语、书法、绘画和卡通等内容。

值得肯定的是,该视频号的青少年模式虽然很难限制住十几岁的未成年人,但是其青少年模式开启后,无法网络支付,也无法点开朋友圈的购物链接,甚至包括部分文章链接。

记者发现测评的4款APP,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不用输入身份证号码,来验证是否为未成年用户。是否进入青少年模式,全部靠家长的监督和管理。从这个方面来看,多个平台仍有改进空间。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第七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业内人士指出,前几年,未成年网民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网络平台大额打赏、大额游戏充值等事件层出不穷。国家出台相关规定后,平台也采取了一定整改措施,比如上线“青少年模式”功能。但测试后发现,少数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流于表面,而实质作用欠缺。平台不应该为了短期流量和商业利益在未成年人保护上作出让步,否则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