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郭佳 通讯员苏丹丹 陈祺民)“五一”假期头三天,25岁的公交司机陈强坚守岗位。今年春节假期,他也是如此。节假日上班,他已经习以为常。“我年轻嘛,又没成家没孩子,我来上班让师傅们趁着节假日陪陪家人和孩子,他们高兴,我也挺高兴的。”陈强笑起来,腼腆地摸摸后脑勺。
5月3日早班车上,一位行动不便的乘客上了陈强开的789路,陈强上前搭了一把手,乘客下车时,他又扶着叮嘱对方不要着急,慢慢挪步子。“几好的儿子伢哟!”见此一幕的车上乘客感慨道。
“其实我去扶一下,乘客就不会着急。”陈强跟长江日报记者解释说,特别是行动不便的乘客,他们很担心自己给别人添麻烦,又怕司机等得不耐烦提前把车开动了,所以上下车时有些慌。“但如果我上前帮忙,他们会很安心”。
这位25岁的小伙子,把乘客心理摸得透透的。25岁正是脾气比较冲的年纪,可陈强从不和乘客起冲突。“我有秘笈。”他神秘一笑,眼睛里放着光。“我耐心听乘客讲完诉求,哪怕乘客一开口,我就知道对方想怎么样,但还是认真听完。”有的乘客坐过了站,希望在中途停车。陈强耐心听完,接着解释为了对方安全考虑,中途停车很危险,“更绝”的是,陈强还能分析下一站的到站时间和里程,以及乘客所到目的地的最佳线路,他给出建议。遇到这样耐心、真心实意为自己着想的司机,乘客也接受了。
这一切看似简单,其实和陈强平常的努力分不开:789路沿线有多少个红绿灯,得提前多少米减速;哪里施工打围道路变窄,得提前变道,否则急停急刹乘客可吃不消;哪个站可直接到商场,哪个站下了车得绕一下才能到乘客常去的餐厅……他心里有一张地图。
“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司机,做最普通的事,肯定要把这些‘小事’做好,把乘客服务好,这样才有意义啊!”陈强朴实的想法、做法,让他入职武汉公交3年来,一直保持着“三零”(零事故、零违章和零投诉)的记录。
对乘客耐心细心的背后,陈强还有一颗好男儿的热血爱国之心。武汉抗疫阻击战打响之时,陈强积极“参战”。“我家离集合的公交场站不远,看着当时空无一人的街道,走着走着,我突然着急起来,我想快点加入‘抗疫’队伍,想早点为我的武汉贡献我的力量。”于是,陈强跑了起来,跑到了集合地点。
依旧考虑到自己年轻,抗疫期间,陈强向车队申请:“把最困难的任务给我。”他接下了最难熬的“通宵班”,每天19时至次日凌晨5时驾车运行十余趟次,全力保障医护人员的通勤以及夜间急诊出诊需求。那段日子,他连续33个通宵在抗疫一线。
因为表现优秀,陈强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武汉市优秀共青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