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雪松路:外地游客超爱武汉小龙虾,虾店卖到凌晨2时才收摊

长江日报 2021-05-04 18:15

长江日报5月4日讯 重庆游客6大2小来汉吃顿小龙虾花掉2000元;福建游客下了火车直奔万松园……“五一”小长假期间,长江日报记者探访雪松路发现,小龙虾、油饼包烧卖等美食成旅游带货“网红”,外地游客在汉纷纷开启“吃吃吃”“买买买”之旅。

5月3日中午11时半,长江日报记者在汉口万松园雪松路美食街上看见,巴厘龙虾、靓靓蒸虾等多家虾店林立街边,店内已坐满客人,店外等候的人已排起长队,场面非常火爆。不到10分钟,两家虾店的取号台也围满了各种口音的游客,问询声不断。

“你好,这边是总店对吗?”

“前面有200多号吗,那我们需要等多久?”

在靓靓蒸虾取号台,取号员一边放号一边回答,“半个小时可以叫个七八十桌,你们大概要等一个小时左右吧。”

中午12时,来自重庆的游客侯女士和家人坐在门口等位,“这是我们在武汉吃的第二顿虾。”1日,侯女士一行6大2小抵达武汉,在汉口江滩玩耍后,就去了洞庭街的巴厘龙虾店,因为去得早没等多久,6大2小点了油焖、清蒸、蒜蓉、锅巴蛋黄等各种口味,花了2000元左右。“真是太好吃了,连小朋友都觉得很美味。所以我们今天又找到雪松路来,再吃一顿虾!”侯女士说,“我们前面还有10桌,估计还要等40分钟,等时间久点没关系,只要好吃就行。”

下午2时,雪松路上多家虾店叫号的声音此起彼伏,一直未间断。靓靓蒸虾排位已到280多号,需等待100多桌,眼看排位的人越来越多,服务员将虾店旁边的牛杂面馆挂上靓靓蒸虾的牌子,迅速清理桌面和座位,迎接客人入席,缓解候位压力。

下午2时半,忽然下起大雨。等位客人们兴致不减,有的还买了奶茶、烧烤、汤包等小吃,边吃边继续等位。3名从湖南来的女生,一边等位一边拍视频,“我们早上去了古徳寺拍照,等会晚点准备去江汉路,在这里等位吃饭也一种游玩体验,很有意思。”

晚上10时左右,长江日报记者再访雪松路,依旧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位武汉市民带着两个小孩在巴厘龙虾店等位,“我们开车从武昌过来消夜,吃虾就得到店里吃新鲜的,而且在朋友圈看到大家都在万松园排队吃小龙虾,特意过来感受这个热闹的氛围”。

外地游客特别多,记者采访的10多位游客中有一半是从外地来;有3位本地市民表示,以一顿美味的小龙虾来接待外地来的朋友。一对年轻情侣从长沙过来,“现在交通方便,我们开车过来三个多小时就到了,”男生说,“我们长沙口味虾很有名,我在抖音上也经常刷到武汉的小龙虾,所以专门过来武汉尝一下两种虾口感有啥不一样。”一位武汉本地市民晚上在武汉火车站接到两位从福州来的朋友,“我们直接冲到雪松路来吃虾啦,连酒店入住都没办。”

晚上11时半,当记者离开时,雪松路的热闹依然没有停歇。靓靓蒸虾的服务员说,“‘五一’小长假,我们从上午忙到凌晨一两点,感觉太火爆了,每天感觉卖出一吨虾都不止。”巴厘龙虾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店内外地游客占比估计超过五成,客流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水平,感觉比2019年‘五一’更火爆。”

龙虾店外等位的人不少。记者黄丽娟 摄

龙虾店外等位的人。记者黄丽娟 摄

这家虾店取号机显示:号码已经排到400多家,前面需等位近80号。记者黄丽娟 摄

这家虾店取号显示到近300号。记者黄丽娟 摄

作为全中国对小龙虾最热衷、吃法最多的城市,武汉的小龙虾店,在夏天开成一片红色汪洋大海。从头部小龙虾连锁店到街头创意小店,从星级酒店到家里餐桌,各类吃虾舞台上演十八般武艺,形成一个风云激荡的吃虾江湖。

为推动“五一”小长假文旅市场消费繁荣,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汉味小龙虾”作为文旅核心美食打卡资源,联合巴厘、一棠、靓靓、肥肥、虾皇等武汉头部小龙虾品牌连锁店,举办“江城花Young龙虾盛宴”活动,并联合航空公司、各大景区、酒店推出“锦鲤大礼包”,邀约各地游客五一相约游武汉打卡小龙虾,推动武汉小龙虾IP强势出圈。

(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