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日新增超30万,二次疫情困境中的印度何去何从?

极目新闻 2021-04-25 22:09

极目新闻记者 刘楒睿 廖仕祺 陈凌燕 王云政

4月以来,印度日增新冠确诊病例数连创新高。印度新冠疫情持续恶化,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3日和24日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均为全球最多。印度官方数据显示,4月5日印度日增确诊病例首次超过10万例,15日超过20万例,22日超过30万例。

受到疫情影响,印度医院的床位、氧气、呼吸机等医疗物资供不应求。同时,感染人数导致的死亡人数激增,也导致了印度当地火葬场的过饱和,一些人只得无奈将亲属的遗体当街焚化。

而就在2个月前,印度卫生部部长瓦德汉还宣称印度已处于“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最后阶段”。

连续3日新增超30万,多地限制印度旅客入境

今年2月中旬,印度的单日新增确诊数量已经从去年9月高峰时期的超过9万3000例,降至不到1万1000例,而一周平均每日死亡数字也降至100人以下。印度卫生部部长瓦德汉宣称,印度已处于“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最后阶段”。

2月底,印度恢复了五个州的选举,近两亿人在没有充足防护和安全距离的情况之下,参与了竞选活动。3月中旬,莫迪政府还放开了两场印度和英格兰之间的板球赛,十三万球迷涌入古吉拉特邦的莫迪体育馆,鲜有人带着口罩。

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印度迅速迎来第二波疫情的袭击。

生活在古尔冈的小伙穆恪杰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前段时间人们又开始聚会、大选、投票。

“人们也不戴口罩了,谁也没想到,疫情这么快就反扑回来。”穆恪杰说,自己居住的高档小区也已有70人确诊。他坦言,印度的疫情情况越来越严重了。

4月24日,印度报告新增34万6786例确诊病例。这一天,印度的新增病例占当天全球新增病例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这是印度连续第三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30万例。

截至24日当天,印度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6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189544例。

印度政府分析疫情反弹的原因包括: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执行力度下降、“防疫疲劳”导致民众防疫意识有所松懈、基层和社区没有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等。一些卫生专家认为,疫苗接种进度未达预期、变异新冠病毒的出现和扩大传播、大规模人员聚集等也是疫情反弹的重要原因。

由于疫情不断恶化、医疗资源告急,印度多地宣布收紧疫情防控措施。莫迪20日晚发表电视讲话说,印度目前正在与第二波新冠疫情做斗争,但不会在全国实施封锁。莫迪说,封锁只是最后的手段,“应尽力避免”。

印度公共卫生基金会流行病学教授吉里达尔·巴布认为,与去年第一波疫情相比,印度当前疫情呈现蔓延速度快、无症状感染者多、年轻感染者占多数等特点。

印度近期疫情曲线

由于印度疫情持续恶化,引发多国担忧。伊朗、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相继出台针对印度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

伊朗民航部门24日宣布,自25日起暂停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全部航班;英国政府宣布,从23日起将印度列入“红名单”,限制近期曾经到访印度的人士入境英国;加拿大政府22日宣布,30天内暂时禁止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客运航班入境;新加坡政府22日,宣布,将禁止近期有印度旅行史的非新加坡居民入境,不论对方持有长期还是短期签证。

医疗物资告急,亲属当街焚烧遗体

由于新冠疫情不断恶化,印度首都新德里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多地报告病床、医用氧气和药品等医疗物资短缺。

“新冠肺炎在印度越来越恶化……”“新冠肺炎情况现在特别复杂了……”接连两天,穆恪杰在朋友圈里发布了这些消息,配发的图片也令人揪心:医院里拥挤的患者和全身防护的医生。

据印度媒体报道,新德里一家医院23日宣布,过去24小时该院有25名新冠重症患者死亡,另有60名重症患者因氧气短缺而处于危重状态。院方消息人士称,目前医院的氧气只够维持数小时,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无法保证正常工作。

印度疫情感染和死亡曲线

而就在一天前,当地22日,印度总理莫迪曾召开高级别会议,要求增加医用氧气的生产供应,内政部则要求各邦严格遵守医用氧气分配计划。但据当地中国居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政策的实施从印度政府下达到地方需要漫长的时间。目前,印度地方仍处于氧气短缺状态。

小宋是印度比哈尔邦人,菩提伽耶是当地的著名景点。但小宋向极目新闻记者直言,现在菩提伽耶这个朝圣圣地因为疫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自从2020年疫情开始,当地的旅游业就处于停滞的状态。

23日,印度时报发表题为《中国愿意帮助,但印度却到别处寻找氧气》的文章称,印度政府匿名消息人士表示,印方不排除与中国民营企业联系购买包括医用氧气在内的医疗用品,但政府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从新加坡、欧洲、海湾国家等处采购,“中国不是安全医疗用品的首选采购国”。

小宋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印度的医院的确处于过饱和状态,政府让许多病人自行隔离,氧气这一重要医疗物资十分稀缺。“病人通过医生上门或视频问诊”。小宋说,但他们依旧很难获得完备的治疗。

目前在武汉大学医学部读本科,将于今年6月毕业的印度留学生克兹(化名),因为疫情影响,在家乡喀拉拉邦亲眼见证了本次疫情。

克兹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印度医院的氧气供应原本一直是充足的,但由于第二波疫情来势凶猛,造成了氧气供应的短缺,这种情况在新德里尤其严重。同时,这也导致了医院床位的供不应求。

克兹表示,这一现象并不是整个印度都存在,但在一些遭受二波疫情较严重的地区比较明显。目前,印度当地超市的生活物资供应是很充足的,居民日常的生活物资没有出现短缺。政府也安排了每个家庭的月度分配,来应对这场全球范围的疫情。

克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为止,印度的疫苗接种主要针对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目前他和家人都还没有接种。从5月1日开始,18岁以上的人开始接种,到时候他们也有机会接种。目前,政府正在想各种办法来满足整个国家的疫苗供应。

伴随着医院救治压力持续增加,与之相关公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1日,马哈拉施特拉邦一家医院供氧设备发生泄漏,造成至少29名新冠患者死亡。23日,该邦一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发生火灾,造成至少13名新冠患者死亡。据当地媒体报道,死者多数是医院重症病房患者。

据路透社报道,因疫情影响,印度当地死亡人口急剧增长,许多遗体都“排队等待火化”。一些逝者家属因排队要等上12个小时,不得不自行焚烧亲人的遗体。

小宋表示,在恒河边确实有亲属焚烧着感染者的遗体。而据路透社消息,不仅是横河河畔,公园内、大街边,到处都是焚烧尸体的火堆和埋尸的坑位。并且印度多地火葬场都在昼夜运转。

有报道称,印度古吉拉特邦一个火葬场的煤气炉和柴火炉由于一直连续工作,导致其金属零件都开始熔化了。

在印度人的社交媒体上,这些悲哀的细节无限被放大:家属们都寸步不离地守在患者身旁,生怕一不注意床位就被人给抢了去;两名新冠患者不得不共用一张床使用氧气瓶……

有印度网友在推特上留言称,印度在新冠肺炎的阴霾下,已经变成了“炼狱”。

疫情形势远超去年,中资企业防护意识更好

小宋和克兹都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本次印度疫情较前几次疫情形势更为严峻。“新增病例数增长得太快,患者数量急剧增长。”克兹说。

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3月初,印度曾实施了21天的封城政策。但21天后,印度便草草地进行了解封。4月19日,印度首都新德里首席部长凯杰里瓦尔19日宣布,自当晚22时起至26日凌晨5时全城实施封锁,以控制不断恶化的新冠疫情。

由于封城,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于4月19日前往新德里汽车站乘坐巴士,准备返乡。

但居住在艾哈迈达巴德的浙商吴先生则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极有可能是务工人员返乡导致了疫情的急剧扩散。

“封城后,商铺和公司都不开业,外来务工人员便失去了收入。”吴先生说,失去收入后的务工人员选择返乡度过疫情。

但吴先生也表示,目前印度的车站并没有设置核酸检测或集中隔离相关政策。现居住在孟买的甘肃商人杨先生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相较于中资企业的本土员工,印度公司的员工并没有很强的疫情防控意识。”

这就导致了已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员,与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人员在车站聚集,并随着大巴车快速扩散到医疗条件较差的邦。

目前,吴先生的印度员工有多人在回到老家后感染,吴先生表示,自己的员工多为亲戚传染,且为轻症患者,经医生视频问诊后,他们选择了居家隔离,目前已康复。

“我所知晓的中资企业,想较其他当地企业感染者少很多”,杨先生也表示,自己早在去年印度疫情初始时,便向员工进行了相关的抗疫培训,并分发了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物资。

“由于良好的防护意识,我们的员工中并没有人受到感染。”杨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自己的公司一切运转正常,员工居家办公,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杨先生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由于此前洒红节的举行,印度当地许多民众纷纷外出。而大量的印度居民并没有佩戴口罩的习惯,这可能也是导致当地疫情爆发的一大原因。

小宋也坦言,自己家乡的街头仍没有多少人佩戴口罩。“很多人不喜欢带口罩,还有人认为一些仪式可以避免自己感染。”小宋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甚至还有许多的新人在这期间举办婚礼,亲朋好友近百人聚集聚餐。

克兹则表示,目前部分印度居民会使用口罩和消毒剂进行防护,较此前的疫情,印度民众的防护意识也在提升。

“现在,我所在的小区,大家已经重新戴上了口罩,小区里每周都会做新冠肺炎的检测,并在小区群里通报病例数。”穆恪杰也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这得益于他所在的小区是一个高档小区,“并不是每个住宅区都能做到这样。”

同时,穆恪杰介绍,他的家人都已经打了新冠疫苗。“45岁以上是免费的,45岁以下需要付费,不过一些机构会提供资助,为大家免费注射。”穆恪杰介绍,疫苗收费折合人民币约15元,“下个月起,印度18岁以上都可以打疫苗,但是并非每个人都相信疫苗的作用。”

恐卫生系统不堪重负,印度疫情爆发原因众多

4月23日,世卫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范·科霍夫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了印度疫情失控的原因、影响和对策。

“在过去的8周里,我们看到全球病例急剧增加,也看到了死亡人数连续5周增加,这些数字令人担忧。尽管新冠疫情已经暴发16个月了,但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强度仍然分布非常不均匀,大部分的疫情增长是由少数一些国家的疫情推动的,尤其是最近几周东南亚、东地中海和西太平洋区域疫情急剧恶化。 ”范·科霍夫说。

印度疫情分布

范·科霍夫表示,在东南亚,尤其是印度,在过去的几天里,世卫每天都接到超过30万例来自该国的新病例报告。

范·科霍夫说,印度地方一级的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印度一些邦的增长幅度比其他邦更大。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忧,这会导致不堪重负的公卫医疗系统受到进一步的挑战。

“我们需要支援印度。我们绝对是一条船上的。在一个国家发生的事情在所有国家都在发生。我们不应该愚蠢地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病毒传播下降,那么我们会是安全的。除非我们所有人都安全,否则我们谁也不会安全。”她说。

范·科霍夫表示,疫情激增背后有很多原因。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过早取消公卫管控措施;一些人没有听从指示;没有能够将疫苗覆盖到最需要的人群,包括医疗工作者和老年人群;以及病毒的变异。

范·科霍夫说,当这些因素同时发生的时候,类似印度的暴发绝对可能发生,而且可能发生在其他国家。

“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有更多的病毒传播,就会有更多的病例,有更多的病例,就会有更多人住院。而在一个已经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里,这将导致更多的死亡。所以我提到的所有这些因素的结合是非常危险的。在这场流行病刚开始的时候这是危险的,现在更加危险。 ”范·科霍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