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像仪精准锁定火场被困人员 一批高精尖装备亮相武汉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

长江日报 2021-04-24 08:18

VR事故体验可用于工地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4月23日,以“生命至上,安全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武汉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以下简称“武汉应博会”)开幕。这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应急安全产业专题博览会,智能安全帽、无人艇、空气动力船、消防机器人等一大批智慧应急运用、通讯应急科技及应急救援领域专用高精尖装备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

高科技装备保障生命安全

多功能安全帽可定位、能报警、防脱落

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安全帽的内部装置了一枚高度集成的芯片,通过北斗定位能自动感应位置,一旦工程人员误入划定的危险区域,安全帽不仅会立刻报警,提示尽快远离,还会自动传输数据给管理中心进行预警和安全干预。

强大的脱帽预警、坠落跌倒自动报警、SOS一键求救、心率体温监测功能,为人员安全扣上了紧密的保险环。

在高德智感展台现场,多批业内人士参与体验红外热成像技术产品。工作人员介绍,红外热成像可以进行火灾前防范预警,红外热像仪透过现场浓烟,清晰看到火焰位置,在浓烟环境下,红外热像仪也可帮助确认被困人员位置,在黄金时间内展开人员搜救。

现场,可远程操作的无人艇、自动检测的防爆巡检机器人、可伸展式应急保障宿营车、搜救落水人员的水上救援机器人、雷达监测预警等一大批智慧应急运用、通讯应急科技及应急救援领域专用高精尖装备一一亮相。

VR互动体验事故现场

“吊篮高空坠落”把记者吓了一跳

在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两台VR动感事故体验舱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注意,前来询问体验的人络绎不绝,长江日报记者也戴上VR眼镜进舱体验了一下。

选择“吊篮高空坠落”的场景,顿时置身于一处建筑工地,跟工友一起进入吊篮施工。随着剧情中吊篮不断升高,记者仿佛感到座位在不断上升,突然吊绳断裂吊篮高速坠落,记者不由吓了一跳。在随后的事故分析画面中,没有系安全绳、升空前没有检查吊篮、没有空载试运行等不符合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一一回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博晟安全副总经理范喜亮介绍,这种VR动感事故体验舱能够营造包括高空坠落、建筑坍塌、火灾、触电等20多种沉浸式安全事故场景,让从业人员身临其境接受安全教育。

在现场展区的中央,一辆“行者号”视联多功能移动应急指挥方舱,吸引眼球。从襄阳过来的董先生登上舱内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分为操控室和会议室两个单独的空间,操控室内是设备操作的端口,会议室的视频电子屏上则可以看见场外各地的实时情况。

“车在哪里,哪里就是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它可以在多种极端条件下实现大规模、高品质、实时、双向对称的高清视频全交换,在应急演练、抗洪救灾、公共安全等方面都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大应急”产业未来可期

百余参展企业带来500多款新产品

在同时举行的“2021应急管理发展论坛”中,知名院士、行业专家、知名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应急安全建设新路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畅谈空间信息技术在应急减灾中的应用。他表示,空间信息技术是应急减灾的利器,要建立我国实时化智能化的应急灾害响应系统以及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公共安全与大健康服务体系。目前,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与国家减灾中心等部门联合建立了业务化运行的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系统,实现了对地监测数据直接融入国家防灾减灾业务链条。

据武汉应博会组委会秘书长张明进介绍,本次博览会共有1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规模达20000平方米,500多款新产品、20多项新技术亮相。首日参观人数达5000人,其中大部分为专业观众。“周末期间,欢迎更多市民免费来国博中心参观体验。”

(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 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