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4月14日讯 14日晚7时,天色刚暗,青山区冶金街道辖区企业刘天保药业的院子里就亮了起来。楠姆社区居民、电影放映员李辉敏把他的露天电影院搬进了辖区内的“两新”企业。看红色电影,学党史故事,李辉敏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建党百年。
居民们聚在一起看露天电影。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社区露天电影院是楠姆社区的一大特色。2015年,爱好文艺宣传的李辉敏利用社区的投影仪,办起了这个露天电影院。天气凉爽的季节,播放多在每周五、六晚的傍晚。在社区小广场支起一块白布,居民自带小板凳,大家围坐在一起乘凉、聊天、看电影。最多时有上百人一起观看。
李辉敏正在电脑前播放电影。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79岁的李辉敏曾做过宣传工作,爱好摄影,他还自学了视频拍摄和剪辑。如今他又爱上了刷抖音。社区电影院不仅放电影,还放李辉敏拍摄制作的社区好人好事短片、社区活动录像、政策宣传短视频等。露天电影院成了社区信息的汇聚地。
之所以要做社区电影院,李辉敏是想让和他同龄的邻居们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社区老年人多,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人老了,但思维不能老。”无论是怀旧的老电影,还是年轻居民喜欢的喜剧,只要告诉李辉敏,他就从网上下载下来。他还准备了一个硬盘,里面有200多部各类影片。
当晚播放的电影是《金刚川》。除了企业的年轻员工,还有专门赶过来的社区居民,大家都看得很入迷。李辉敏说:“时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发电机嗡嗡地响,胶卷不停地转。”
居民们聚在一起看露天电影。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有的居民趴在自家阳台上观影。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李辉敏至今都记得小时候在村里看过的一部电影。“那时候看一次电影多难啊,一年也看不了几次。知道邻村放电影,我们老早就过去占位子。看《渡江侦察记》,一部电影傍晚6点一直放到了第二天天亮,因为当晚下雨,电影只能断断续续地放。天亮时,广场上还是那么多人在看电影。”
如今,虽然专业影院离楠姆社区只有2公里,社区也时常组织居民去看电影,但大家还是喜欢在社区里看露天电影的感觉。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李辉敏把大量红色电影列入了自己的片单,在冶金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他决定将露天电影院升级为学党史的“移动课堂”,在全街范围内移动播映。李辉敏说:“很多电影能够把党史故事生动地演绎出来,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教育,就是要让党史入脑入心,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罗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