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一个人文、生态、浪漫、潮流的大武汉 这些武汉景点登上外交部推介会

武汉晚报 2021-04-13 07:30

黄鹤楼网红雪糕。

夜色中武昌户部巷游人如织。

登上千古名楼黄鹤楼,俯瞰三镇极目楚天;慢走在东湖绿道,感受城市生态美景;去武大和东湖,看一场浪漫的樱花飞雪;逛商业地标楚河汉街,一站式吃喝玩乐……美好的春日,如果你来到活力满满的武汉,这些都是不容错过的景点。4月12日,它们一一登上外交部推介会,将一个人文、生态、浪漫、潮流的大武汉展现在世界面前。

越来越有活力和创造力

黄鹤楼成为中外游客最爱打卡地

武汉晚报讯(记者杨晓雨 通讯员江萌)12日,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在京举行。会场的一张主图上,一座飞檐翘角的古楼巍峨耸立,这就是武汉地标——黄鹤楼。

黄鹤楼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有1800年的历史。它伫立在武汉蛇山之巅,是武汉的一处独特制高点,登上黄鹤楼,视野十分开阔,整个武汉三镇的美景尽收眼底。因此,黄鹤楼也是武汉市民和外地游客最爱打卡的景点之一。一如它挺拔的外形,黄鹤楼性格坚强。历史上,它屡毁屡建;疫情防控期间,它一直坚持亮灯,陪伴着武汉市民。

今年以来,黄鹤楼讲解员杨俏一直都很忙碌,因为每天从全国各地来到黄鹤楼的游客络绎不绝,工作累,但无比充实和安心。她回忆,2020年1月23日起,因为疫情,黄鹤楼暂时闭园,虽然没有一个游客,但黄鹤楼每天依旧亮灯,看着熟悉的灯光,大家心里暖暖的。2020年4月29日,黄鹤楼恢复有限开放,6月1日,黄鹤楼恢复常态化开放。随着“惠游湖北”等活动,黄鹤楼恢复了生机和活力,每天游人如织。据统计,2020年8月8日—12月2日,黄鹤楼公园累计接待游客179万人次,相比去年购票游客量同期增长46.53%,日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

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黄鹤楼网红雪糕上市,首日3900支雪糕售罄。来自北京的杨雁和家人一起来武汉游玩,发现黄鹤楼网红雪糕第一天上市,惊喜地购买了一支。“没想到造型如此逼真,制作十分精美,各种纹路十分精致。”杨雁一边拿着“小黄鹤楼”和大黄鹤楼拍同框照,一边感叹,“黄鹤楼越来越有活力,有创造力,有吸引力”。

得知黄鹤楼作为武汉的景点之一,12日被推介到全世界,黄鹤楼公园管理处的职工十分兴奋。黄鹤楼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黄鹤楼一直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先后与法国萨玛朗德古堡公园、匈牙利世界遗产费尔特湖景区签订友好协议;《黄鹤楼神话传说》法文版、德文版亮相法国和德国,英文版也即将在英国出版;中英文化交流周——两国青年在曼彻斯特共筑“黄鹤楼模型”;中法文化之春艺术交流重要项目连续5年在黄鹤楼上演……“期待更多外国友人认识黄鹤楼,我们也将以更好的服务和管理,迎接大家的到来。”

东湖樱园灿如云霞 武汉大学“珞樱”缤纷

邀您赴一场烂漫的樱花之约

12日,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在京举行,武汉大学和东湖樱花在会场“绽放”,吸引全球目光。

今年春天,武汉的樱花季,比往年来得都要早。“相约春天赏樱花”,全国游客都来武汉了。3月,三面环水的磨山景区里,东湖樱花园万余株樱花如一片云霞,从天空视角俯瞰,日间,天光云影间好似中国画中一滴完美晕开的水粉;夜晚,明镜似的湖水围绕的半岛上,夜樱璀璨似稀世珠宝。全新升级的东湖樱花园游览面积扩大至423亩,更多游玩体验被解锁。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珞樱”缤纷,老斋舍和百年高校建筑掩映其中,每一片花瓣似乎都被书香气息浸润。

今春的樱花与往年相同而又不同。相同的是,樱花盛开时便象征着武汉春天的正式来临,樱花树下是笑靥如花。与往年不尽相同的是,今年的樱花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特殊的客人,樱花被赋予了武汉人的更多情感,这些情感让它更加坚强,又更为灿烂,五湖四海的赏花客来汉赏樱也不约而同多了一个理由,“赴一场樱花之约”。

数据显示,仅3月13日、14日,武汉大学就迎接了全国2万余名抗疫医护,千余名学生志愿者、百余名教师志愿者为医护们提供了服务;东湖樱花园里举办了特殊的抗疫图片展,3.3万本地及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汇聚而来,“去年樱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希望,今年看到的是更加光明的未来。”曾赶赴雷神山医院一线抗疫的医生姚璜这样说。 记者晋晓慧

从“空巷”重回人间烟火

武汉户部巷一季度营业额超亿元

武汉晚报讯(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吴迪 杨祎林) 4月12日下午,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动现场,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武汉特色街区武昌户部巷登上了推介会。会场上展示的两张照片对比强烈:户部巷从疫情防控期间的“空巷”到重回人间烟火,鲜明的对比,正是湖北武汉浴火重生的生动缩影。

12日晚7时许,记者来到户部巷实地探访,宽敞明亮的街巷内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蔡林记热干面、华美汤包、老谦记豆丝等汉味老字号沿街矗立,各家美食店飘出阵阵香味,市民、游客一边逛街,一边品尝各类地道的汉味美食。街口的实时客流数据显示,当天进入户部巷的人流量超过2.1万人次。

在有名堂三鲜豆皮摊位前,顾客们正排着队争相购买10元一份的三鲜豆皮。店主易兵一边忙着招呼顾客,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当天小店卖了近200份豆皮,周末节假日的时候则可以卖出约500份豆皮,经营恢复的情况远超过预期。今年前3个月,他家店铺的营业额已超20万元。“看到户部巷现在人流如织的繁华景象,作为武汉人,我很骄傲、很自豪!作为商户,我们对未来很有信心,将继续扎根这里经营,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形成更大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

武昌区中华路街户部巷管委会负责人李卓耘介绍,目前,户部巷的320家商户基本上都已开门营业。去年疫后重振复工复商复市以来,江南造物节、武汉啤酒节、户部巷美食节、年货节等各类节庆引流活动为户部巷吸引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年营业额达到3亿元。其中,去年国庆黄金周,节假日人流高峰突破62万人次,街区营业额约2000万元。今年春节期间,街区人流量达30余万人次,街区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今年上半年,街区市场经营规模稳步增长,一季度营业额已达1.2亿元,恢复到往年同期正常市场规模的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