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一把剪刀的心意,打开了留守儿童心灵的窗户

长江日报 2021-04-07 20:28

长江日报4月7日讯 “小柔,你的刘海长了,快把你漂亮的大眼睛遮住了,张老师帮你剪一下……”近日,江夏区安山小学一名年轻女教师利用课间时间,为学生剪头发、剪指甲的画面被其他老师随手拍摄下来。视频中,老师一手轻持剪刀一手用课本为学生遮挡碎发的细心令人倍感温馨。

视频中为学生剪刘海的教师名叫张佳慧,今年26岁,是江夏区安山小学一名语文教师,也是一位刚刚晋级的“新手妈妈”。

今年春节前, 学校接连有3名教师退休,其中语文教师1名。本学期还将陆续退休6名老师,其中语文教师2名。语文教师的缺乏已经影响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当时,正在休产假的张佳慧得知这一情况后,她深知肩上的责任,“不能让孩子们的语文课停滞不前呀”。她放弃了剩余的2个月产假,返校复岗,承担起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

开学不久,学生小柔(化名)引起了张佳慧的注意。小柔的父母不在身边,从小她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比较内向。看到小柔的刘海长得完全遮住了眼睛,再戴上口罩,原本可爱清爽的一张小脸被完全掩盖了,显得格外不自信。趁着课间,张佳慧把小柔叫到了办公室,为她修剪了刘海,露出了明亮的大眼睛,并鼓励她要做个自信的女孩。迎上张老师温柔如水的眼神,小柔露出乖巧的笑容。自那以后,每隔两周小柔就来找张老师剪刘海,再说说心里话。

“张老师还帮我剪过指甲,张老师的手特别轻柔。”学生李思彤说,同学们都知道张老师在办公室里放了一把小剪刀。有的同学喜欢咬指甲,张老师说这个习惯不好,不卫生也不利于健康。她在办公室放了一把小剪刀,有需要的同学随时可以去找她。

心细的张老师为学生剪刘海。(通讯员陈克茂 供图)

身为人母,心细如尘。前不久,在道德与法制课堂上,张佳慧发现学生小清(化名)情绪低沉,平常听讲挺认真的他,在上“我们一家人”这个主题时显得心不在焉,还有些烦躁。课下,张佳慧把小清带到了学校阅览室,单独与他交流。原来,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不在小清身边,近期才回到家乡,一时间小清不知道如何跟父母相处。尤其是在面对自己的父亲时,从小缺乏父爱的小清和不善言辞的父亲,经常会起语言冲突,导致父子关系紧张。小清感受不到书本中和老师播放的视频中那样温馨的家庭氛围,因而情绪有些抵触。了解到原委,张佳慧及时对小清进行了心理疏导,告诉他每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可能不同,要多看看父亲身上的闪光点,还把平常小清父亲跟她的聊天记录给小清看,让小清明白父亲的爱其实很深沉。最后,张佳慧还传授小清与父亲沟通的小妙招,鼓励小清主动跟父亲多互动。

课余时间,张老师辅导学生功课。(通讯员陈克茂 供图)

“希望这种小事能在孩子心里播下爱的‘种子’,渐渐温暖这些留守儿童的心。”张佳慧说,以诚换其心,以志树其人。对于农村学校留守孩子多这个现状,对孩子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候一袋零食、一件衣服、一次谈话、一个眼神,都可以在孩子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记。她希望每朵花都能被呵护,静待每朵花开。

“小张老师心思细腻,敢挑重担。”安山小学校长董如祥说,去年,当疫情来势汹汹时,张老师主动向学校、党支部提出到防疫一线,下沉社区,守路口,帮居民购物、送物资,一干就是1个多月。这种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无声地浸润着大家的心田,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奉献精神。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陈克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