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教作文搅动一池春水

荆楚网 2021-04-02 12:22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舆情分析师 曾红丹

近日,余华在一场名为“中高考冲刺——四大专家献计2021中高考的高端辅导家长会”的直播中,发表了“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主题演讲。随后,现场照片和视频便在社交媒体上疯传,余华这次为教育商业机构站台,搅动了文坛和教育界的一池春水,引发舆论争议。

余华为商业机构站台,舆论争论何在?

质疑余华演讲内容缺乏新意。余华在演讲中强调:首先,标题宽泛程度会影响作文的张弛;其次要有一个中心、一个重心,不能跑题;第三,要有亮点,学生要准备一些佳句作为开篇。由于余华在文坛具有较高地位,这样的文学大家来教写作文,网友自然抱有更高期待。但根据其演讲内容,却并不能看出其高明所在。有网友指出,余华提到的“高分作文常常第一句话都是好句子,中间再出现一两次好句子就够了,这样哪怕语言不通顺,也能拿高分”,这些建议同中学老师提供给学生的其实并无二致。还有网友关注到余华的现场表现,称不到15分钟的演讲,余华几乎全程念稿,台上表现略显拘谨,且他提出的也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应试技巧,并无太多新意的观点。也有网民认为,细究余华的发言本身,也相当有“干货”。比如余华说他在作文竞赛中批改作文的时候,他看一篇的工夫,其他阅卷老师已经看了五、六篇了。这让余华在之后提出了尽量写好文章开头的建议。余华还给出了如何写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建议,比如“叙述文可以用时间的方式拉回来”和“议论文可以用观点的变化拉回来”等等,这些建议对于应试考试而言很是实用。针对现场表现问题,也有网友认为是因现场灯光影响视力,所以不得不一直盯着看稿子,余华演讲的内容是符合应试教育要求的。更有网民进一步指出,作家与中小学生接触,能激起学生的崇拜之情,对中小学生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两度高考落榜”引发资格争论。有人不免纳闷“两度高考落榜的余华,能教得好作文吗?毕竟术业有专攻”“余华的建议不具备操作性,不能当真”云云。《新周刊》的评论称,用余华的写作风格应对中高考题目,大概率得不到高分。余华也曾向媒体透露:“我给孩子写作文时提的意见,孩子写出来都拿了低分。后来,他就觉得我特别不靠谱,再也不听我的了。”但也有反对者认为,余华拥有作家身份、文学成就,还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的头衔,他也曾多次参与过学生作文竞赛评比,和中小学语文老师共事。这些经历,让余华不仅有资格教授作文,而且还远远超出了讲授中高考作文所需要的资格。因此,也有网友称余华讲授高考作文是“降维打击”。《楚天都市报》评论员文章指出,虽然文章好坏难有量化标准,且中高考作文的确应试性较强,但写作成篇的确是有基本功的。立意行文、字句修辞、逻辑架构……这些都是大家可以清晰感知和评判的。余华作为著名作家,写出了众多深入人心的作品,讲这些,当然是够格的,甚至可以说是奢侈了。

“文学已死”的感慨引争议。对于余华以知名作家的身份指导中高考作文一事的讨论当中,最为醒目的当属“文学已死”的呼号。有人质疑一向低调的余华竟为教育培训机构站台,发出了“文学已死”的慨叹;也有人认为作家出席商业性质的教培活动,意味着“作家走下神坛”“向资本弯腰”;甚至有媒体毫不客气地指出余华给教育机构站台是在“恰烂饭”;也有网民觉得余华站台一事“掉价”,认为“余华教人写作文,就好比张艺谋教你拍短视频”。《新京报》评论指出,为何余华的这场演讲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这背后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文学创作与应试写作有着巨大的差异。有自媒体指出,文坛顶级作家去教授写作方法本应是理所当然且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为何引起舆论哗然?问题的根本恐怕在于,文学创作和应试写作这两种遵循不同范式的写作,并不在同一个体系中,自然也就略显违和。舆论场中经过一番激辩,网民普遍认为,普通人的生活中既需要文学艺术的滋养,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应试写作。两者并不存在孰高孰低之分,作家聊聊考场作文自然也就谈不上舍本逐末或者“文学已死”。

余华教作文争议背后的问题

当余华和高考作文同时出现在一张照片里时,为何会让公众产生违和感?这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余华所代表的纯文学和高考作文所代表的应试作文,评价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当时,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长陈建新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然而,文章被刊发后引发较大争议,被批行文晦涩难懂,疑似拼贴炫技、故作高深,甚至有人喊着要给文章打“零分”。

回看争议,很容易发现网友的吐槽点未必只是因为“余华给培训机构站台”,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对“应试作文”的日益“套路化”不吐不快:哪怕写作水准、艺术成就高如余华,要辅导中小学生写作,还是得俯下身子,“不谈文学”,去教授刻板、缺乏生命力的应试套路。一直以来,文学被视为十分理想化的存在,以至于考试作文是考试作文,文学是文学,泾渭分明。面对应试教育一板一眼的“套路式写作”,舆论期待作家能够出来发声,指导孩子让文章多添一份“灵性”,少一份“惯性”。网民不满余华千篇一律地传授应试技巧,可能正如某网友辣评“不满大咖作家知名度与输出的不匹配、不对等”而带来的失望。

从余华讲作文这件小事中,我们再次看到了一种熟悉的倾向:在被物欲占据的大众娱乐与消费时代,文学作家、诗人、学者等知识分子作为曾经的严肃话语主体,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在喧嚣的声浪中被日渐边缘化,另一方面却又在社会焦虑裹挟下被寄予承担社会职责的更高期许,期待更多作家能对应试作文的套路化和功利化进行一些纠正或者补充。

值得思考的还有另一种声音:“写出了《活着》的著名作家余华都要出来为资本站台,文学确实不能养活人了。”不得不说,此种担忧有些杞人忧天了。上过“作家富豪榜”,《活着》每年仍有数十万甚至百万销量,一年版税收入高达上千万元……余华压根不必通过讲课形式“讨生活”。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余华抱有更高的期待——通过精神启蒙与兴趣引导层面,当代作家能不能在年轻学子心灵土壤里种下更多文学的种子?至少不远的未来,跟风唱衰“文学已死”的洪流里,能多些清醒理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