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王府洲:“一村一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荆楚网 2021-03-30 12:06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张世鑫 通讯员 李艳萍)千里汉江第一洲,生态绿岛王府洲。3月27日,记者走进老河口市酂阳社区王府洲江心岛,岛上拥有八一、太山、晨光、府洲四个行政村。2018年10月以来,老河口市酂阳街道办事处整合2000多万元资金,全域推进各项基础设施,以及绿化、洁化、美化工作,打造一村一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航拍美丽王府洲。记者 宋星男 摄

航拍美丽王府洲。记者 宋星男 摄

酂阳街道书记康祖全介绍:“王府洲是老河口市的江心绿岛,我们正在推行乡村振兴的战略,引导四个村民小组谋划蜕变,依托现有果蔬种植基地、观光娱乐、打造文旅融合发展,让生态好、环境美、百姓富成为主要目标。”

近年来,酂阳街道党工委严格执行汉江十年禁渔规定,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打造"绿岛王府洲“,在引导渔民弃船上岸的同时,充分挖掘产业、文化及自然资源,全域打造八一的月季、府洲的果蔬、太山的金桂、晨光的百竹“一村一品”美丽乡村。曾经的渔民村、沙土地,正在蝶变,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汉江绿岛”。

八一村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乡风文明  

美丽八一村街景。记者 宋星男 摄

走进王府洲岛上的八一村,记者看到别致的农家院、盛开的鲜花,路面平整如新,两旁绿树成荫,一幅幅自然和谐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

近年来,老河口市酂阳街道办事处把王府洲绿岛四个村作为同步发展的重点,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产业发展和促进乡风文明等举措,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八一村拥有3700亩耕地,下辖6个村民小组,拥有457户2005人。自2018年以来,酂阳街道办事处以“文明乡村示范点”为基础,分两期推进美丽乡村改建,同时引导居民进行统一的房屋外立面改造,通过“以奖代补”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统一规划。

同时,该村还积极对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道路统一刷黑,配套铺设下水管网,建设游乐园和娱乐广场。

八一村党支部书记邓小红表示:“在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还要促进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促进乡风文明,村里专门设立了美丽庭院积分制度。”

据了解,该村将无职党员、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精准扶贫等社会正能量行为纳入积分管理范围,提升村民自治意识,打造积分超市。村委会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每月对家庭进行环境卫生评比,同时村民参与公益活动,可获得奖励积分。积分可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物资。

八一村3组的唐金锋,对积分制度大力支持:“前些年我在外地打工,去年回到村里后,看到村里整体的环境大变样,干净整洁。这两年一直没有出去,平时没事也参与到村里的评比活动,获得的积分还可以在超市兑换东西,感觉挺好的。”

唐金锋的目标是一个1600积分的冰箱,翻开爱心超市的积分账本,目前他已经获得800分。

村支部书记邓小红表示:“村里这些年的变化有目共睹,为了守护这份美好,很多人都自发参加村里的公益活动,共同爱护村里的环境。”

晨光村发展蔬菜种植  产业振兴富村民

晨光村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记者 宋星男 摄

美丽乡村晨光村。记者 宋星男 摄

说起整个王府洲绿岛,晨光村的种植大户绝对是村里的明星。3月27日,记者走进“伍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15个大棚的萝卜还有一个月将进入收获期。

据了解,晨光村全村365户,共有1415人。由于整个王府洲绿岛都是由河流冲积而成的江心岛,土地都是沙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西瓜、花生、包菜、萝卜等蔬菜。

该合作社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入股分红和吸收贫困户就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脱贫。益田蔬菜合作社形成了一个产业有发展、村集体经济有收入和贫困户能增收的“三赢”局面。

合作社负责人龚存福介绍:“目前,在王府洲上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植蔬菜,年收入突破了170万元,主要以农家有机肥种植的绿色蔬菜为主。”

该合作社一年可种植四季的有机瓜果蔬菜,产品销往城区农贸市场,年收入实现40万元。同时,合作社还就近吸纳了20余人务工就业,带动精准扶贫户10户,人均增收一万元以上。

村支部书记王春杰介绍:“果蔬是王府洲的品牌,随着'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的推进,在产业布局方面,以果蔬的种植、加工、储存、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得到有序延伸。”

府洲村大力推进农村电商  果蔬产品走向粤港澳


王府洲供港果蔬基地。记者 宋星男 摄

工人正在清洗即将发货的山药。记者 宋星男 摄

工人正在对山药进行分拣包装。记者 宋星男 摄

肥沃的土地种植出品质一流的果蔬。在府洲村,记者了解到,该村打造“王府洲供港果蔬基地”,将果蔬产品直通粤港澳,通过电商正在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3月27日,记者来到“王府洲供港果蔬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对蔬菜进行清洗、分拣、包装,按照订单通过快递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

基地负责人郑伟,是一名80后小伙。他告诉记者:“我们王府洲的果蔬以及周边省份的果蔬,都可以通过我这里直发粤港澳。”

据了解,郑伟原先在广东东莞润丰蔬菜交易中心从事蔬菜批发。2018年10月,得知村里要搞“美丽乡村”的消息,他返乡创业。目前,郑伟已经流转了该村800多亩土地进行种植蔬菜,直供广东、香港、澳门。

记者了解到,为了延长蔬菜的销售周期,村里投资500万元建了一座冷冻库,通过拼多多、淘宝等电商销售平台,每天都有几百单,最高峰能一天接到800个订单。

村支部书记吴延林介绍说:“供港基地的成立,不仅破解了传统蔬菜销售难的问题,还带动村里的产业结构根据市场进行调整,解决了销售端,村民的收入增加了,种植的积极性也变高了。”

自2019年10月以来,酂阳办事处先后争取移民项目资金730多万元,“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资金1220万元,整合交通等其它项目资金160万元,全面推进王府洲四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酂阳办事处书记康祖全表示,“乡村美,美在蓝天与绿野的交相辉映,美在自然与生态的因地相宜;产业兴,兴在产业与资源的相互依托,兴在集体与农户的合作共赢。”

下一步,酂阳办事处将围绕生态优先、文化为魂的理念,修订王府洲控制性修建详规、河滩地产业规划和具体建设方案,依托现有果蔬种植基地,建设采摘、娱乐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智慧大棚;利用前河滩涂资源建跑马场,依势发展赛车、天然游泳池、垂钓园、儿童游乐等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