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肖畅
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福建考察调研,这是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后首次离京考察,也是“十四五”规划纲要通过后的首次国内考察。在福建,总书记考察首站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了解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传承等情况。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被誉为地球同纬度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最好的地区之一。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书记关于生态系统治理的考量中,山的分量很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每赴各地考察调研,对生态文明治理的科学论断各有侧重。
“水”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讲话中的高频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次考察调研中,为长江、黄河把脉,谈人与水的关系,谈大江大河独特的生态系统,从整体擘画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长江与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沿着“母亲河”,水清岸绿绘就的碧水生态画卷逐渐展开,这一美丽生态蜕变的规模、影响前所未有。
对“山”,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从保护一座山到保护一个生态体系,总书记提出过许多重要论断。
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谈生态治理,特别强调了一个“沙”字。谈到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并专门把治沙问题纳入其中。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怎么摆布,要做好顶层设计,要综合治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
生态文明有“文明”二字,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重要一环,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系统观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无论是画好“山水画”,还是做好“水文章”,都要坚持全局系统的眼光,将山、水、林、田、湖、草、沙与人一样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