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夫妻徒步穿越大武汉 用慢递帮大学生留下青春

长江日报 2021-03-21 19:52

长江日报3月21日讯 在武汉的每一个高校旁,都有一家或者几家这样的小店:咖啡吧、文艺范,留言板上写满青春话语,充满校园气息。在江夏区汉口学院旁,也有一家名为“小懒猫书吧”的小店,是汉口学院学生们的据点之一。

经营书吧的是一对“80后”夫妻:唐恒、王格。在互联网上,他们ID是“边开店边旅行的小懒猫”,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把自己活成了许多文青理想中的模样,学校开学,他们开店,学校放假,他们旅游,店里还养着萌宠小猫。

一天走过大武汉 夫妻约定完成99次蜜月旅行

穿越大武汉,唐恒和王格在起义门前自拍打卡。 唐恒 供图

在小懒猫书吧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唐恒和王格在世界各地旅行的照片,从漫天冰雪的东北,到苍凉戈壁滩,再到温暖的海南。拥有自由的寒暑假,是两人选择在校园旁开店的重要原因。

2013年结婚时,唐恒曾和王格约定,要共同完成99次蜜月旅行。如今,两人已经历了14次蜜月行,但最独特的一次,是今年春节期间的“穿越”武汉之旅。

8年前从武汉北端的常青花园,搬到南端的江夏时,他们并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步行穿越武汉,从江夏走回汉口。

今年寒假,考虑疫情防控需求,夫妻俩头一回在武汉过寒假。单调的吃喝生活,让喜欢旅游的两人,一度觉得有些闷。春节期间,唐恒看到了一条外媒用有色眼镜看武汉的视频,让他感到愤愤不平,于是,一个似乎有些疯狂的想法,闪现在他脑海里,“要不从江夏步行到常青花园,边走边拍,用VLOG展现阳光灿烂的大武汉?”

唐恒和王格穿越大武汉,途经武昌红楼。 唐恒 供图

打开导航软件,从他们现在居住的江夏大花岭,到曾经居住常青花园,一共40多公里,恰好可以穿过整个武汉,听到唐恒的计划后,王格也没有反对,“我俩一起去过了很多地方,肯定会陪他。”

正月初六的清早7时,天还未亮,两人带上手机和充电宝,轻装上阵。从江夏穿越三环线,步入南湖,进入武昌,再到汉口,一路走走停停,沿途自拍,记录下路过的一切,途经起义门、黄鹤楼、长江大桥等武汉知名地标时,唐恒还会尽兴来上一段旅游讲解,对着镜头,讲述武汉的历史典故。

唐恒记得,走到常青路时,已是下午6时,接近天黑,两人的体能也到了极限,甚至需要拉伸腿部,来缓解身体不适,“头回还在路上,腿就开始酸胀。”

当晚7时25分,两人最终耗时12小时45分,达到目的地——常青花园。在自拍镜头前,两人自豪说,自己成功用脚步丈量,并展现了真实而美丽的大武汉。

回家后,唐恒自己将这段长达近13小时的视频,剪辑成了18分钟的VLOG影像,并上传到B站、今日头条等平台上,获得了上万播放量。

小店里的8年慢递留下青春

1983年出生的唐恒,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单位工作了5年多后,2013年辞职,和新婚妻子王格,搬到江夏,开起了小懒猫书吧。“可能就是单纯不喜欢按部就班的感觉吧。”在上班期间,唐恒就担任过兼职旅游体验师和户外拓展师。

从2013年到2021年,开店8年,唐恒和王格送走了无数毕业生。而留下学生们在大学时的青春记忆,是唐恒开店的执念之一。

在小懒猫书吧的吧台旁,厚厚一摞笔记本,被精心包装,随手翻开,里面还保留着8年前,这家小书吧最初客人写下的寄语。“在他心里,学生们留下的印记,必须留下。”在王格眼里,唐恒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所以这些留言本,哪怕是封面破了,他也会重新装订起来。”

2013年,书吧开业时,为了吸引人气,唐恒为学生们提供慢递服务,把希望纪念的书信、物品,寄给未来的自己。这种行为,曾一度十分流行。

因为慢递,唐恒曾遇到过如同电影的场景。一对曾经的学生恋人,在毕业前留下一封慢递信,留给未来的两人。可惜毕业后不久,两人便因种种原因分手。但巧合的是,毕业两年后,却仿佛命中注定,两人在同一天,先后回到小懒猫书吧。

唐恒记得,女生是当天中午来到店里的,“她打开那封慢递,看了后,哭着离开。”女生走后约40分钟,男生也来到了店里,男生告诉唐恒,两人之间已经很久没联系了。“也许这就是缘分尽了吧。”唐恒感慨。

如今,小懒猫书吧里,已经收到了满满两箱慢递,约两百多件。唐恒小心翼翼地用册子把他们寄送的时间一一记录。其中最久远的一封,可以追溯到5年前。主人曾是大学生,也是唐恒的朋友。

不过原计划次年寄出的慢递,至今仍未寄出。每年,唐恒都会问对方要不要寄,对方的回答都是否定。 “我也没问原因,只要他愿意,我就帮他存。”

唐恒说,“这些还没寄走的慢递,我会一直留着,直到他们来取的那一天,帮他们留下青春。”王格则说,开店8年,每天和校园的孩子们打交道,他们夫妻俩,也仿佛一直留在了青春时代。

(长江日报记者汪峥 通讯员胡香玲 刘龙腾)

【编辑 胡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