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接受采访时指出,铁路部门不断推出电子客票、刷脸核验、在线选座、网上订餐等便民利民措施,落实老年人和脱网人群服务保障措施。部分车站设置了爱心窗口,可优先为老年旅客办理现金购票、改签等业务;铁路12306对网络售票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在票量充足的情况下,能自动识别60岁以上的老年旅客并优先安排下铺。(据3月11日新华社电)
“老年人优先安排下铺”这一举措,其实在今年春运时已经开始实行了,但现在公布出来,依然收获了网友一大波点赞,认为很实在,很暖心,的确是老年乘客的一大福音。
一直以来,火车卧铺的上中下铺都是乘客购票时自行选择的,下铺因为空间较大,不用爬高,更加舒适方便,所以价格稍微贵一些,而上铺相对来说更加安静,不受打扰,但是空间相当逼仄,经常需要爬上爬下,不太方便,也因此价格更为便宜。有人偏好下铺,有人喜欢上铺,也有人觉得中铺好,各人有各人的不同需求。
但是,从整个市场来看,下铺的便利度依然十分稀缺,因此更加受欢迎,经常会被提前买完。老年人光爬上去都够呛,更不用说各种其他需求了。因此,在火车上经常会出现没买到下铺的老年人,想与其他人更换铺位的情况,有时候大家言语客气,互相体谅,换了也就皆大欢喜,有时一言不合,没商量好,就会引发矛盾。
曾经就有一则新闻,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列车上一位腿脚不便的70岁老人,想用中铺换下铺,遭年轻人四连拒,一时舆论哗然。有人感慨世风日下,觉得年轻人不像话,一点也不懂得敬老尊老。但也有人表示,列车铺位分配自有规则,上中下铺价位都不同,年轻人只是按规则办事,不能道德绑架。这样的争论多了,反而造成了年轻人与老年人群体的对立,不利于尊老爱幼的良善风气。
所以,从售票的源头开始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更为妥当。直接识别老年人的身份,优先为其安排下铺,既体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善意引导,也实际上免除了老年人需要自己“换铺”的麻烦。这或许是技术最有温度的一面,通过消弭更多不确定性,去增强人的安全感。
好的技术有了,更重要的是要把它用好,要让更多老年人能用、会用、用得上,也能普惠至残疾人、孕妇、病患等行动不便、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当前,这种优先的前置条件是票量充足,所以,也还需进一步协调优化运力资源,科学配置,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享受这一福利。从而让每一列飞驰的列车,都能洋溢着互相理解和关爱的暖意,驰骋向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关爱生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