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蘑菇云盘头 铁打的老阿姨粉丝

楚天都市报 2021-03-06 11:34

盘发去柬埔寨旅游的王秀芳(右二)

仍然被不少阿姨钟情的各式蘑菇云盘头

三十年前盘发的夏希娟(右)

电影《公爵夫人》里的凯拉·奈特莉

电影《花样年华》剧照

小说《第二次握手》封面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

当你犹豫选奶奶风针织开衫还是oversize西装度过阳光灿烂的春日时,各大时尚品牌已打响2021秋冬流行秀的战场。

更早获取时尚讯息,掌握时尚趋势,是每一位想成为时尚icon的必修课,但如果你在武汉的街头走一走,或参加某场生日酒席或婚宴,你一定会发现,不管时尚元素如何更迭,一种高耸入云的发型在不少武汉阿姨们的心目中无可替代。

她们不会关心你的偶像Lisa昨天是否因为“斜刘海”而登上抖音热搜,不会去小红书上翻看美发博主的法式卷是否适合自己。“盘头吧!”这种三四十年不变的审美情结,才是属于她们的时尚。

日前,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一群蘑菇云盘头的铁粉。

为何会对这款发型情有独钟

它是出席宴会的最高礼仪

“像爆炸蘑菇云”“像小时候吃的龙须酥”“像蓬蓬的肉松”“像纹了一筐皮皮虾效果一样”……这款将头发整齐地梳到脑后,再往头顶利落盘起,并打毛发尾的发型并没有特有的名称,但其视觉冲击力足以激发年轻网友们的想象力,并引起共鸣:为何会对它情有独钟?

“盘起来显得人精神”,这是极目新闻记者在采访多位武汉阿姨时,获得的最统一的回答。

今年五十多岁的夏希娟,说起上世纪80年代看过的小说《第二次握手》,还有点兴奋。她介绍说,小说中的女主人翁丁洁琼从美国留学回来时梳的正是这种发型,仅看小说封面和文字描写,她就喜欢上了。“想像中她的镜头,特别的摩登,那个时候身边的朋友都盘这样的发型,竞相模仿。”她说,“现在为什么还有人坚持做?可能是有一种情结在。”盘发对于夏希娟来说最大的优点是“精神”,她们那一代的人不喜欢所谓的慵懒风,“发丝随意掉下来,会让人觉得蓬头垢面乱糟糟。而盘发还可以显得脖子长,天鹅颈气质又好看。”

除了《第二次握手》里的丁洁琼,电影《蓝色档案》里的向梅、《公爵夫人》里的凯拉·奈特莉、《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她们高耸冲天的盘发也让夏希娟印象深刻。

据夏希娟回忆,在上世纪90年代,自己最开始盘一次头需要五块钱,“一天的菜钱都不到5块。发型相当于女人的生活奢侈品,但它很持久,因为有浓厚的发胶,扎实的盘发可以管一个星期,跟现在年轻姑娘种假睫毛一样‘半永久’。如果早上起床,发现哪根头发掉下来,把自来水往上一喷,用手摸一下,发胶又会把它粘回去。”

从三块五块,到十五块、二十块,尽管盘发从“有条件的女人才能拥有”到如今甚至赶不上小年轻手中的一杯奶茶钱,但它在年过花甲的王秀芳心中,仍然是出门旅行、走亲访友、约会赴宴的最高礼仪,而这个不可替代的习惯她已经坚持40年了。身为老武汉人的她,觉得盘发让人容光焕发,显得有派头,是让自己走出家门的自信来源。而不少饭店、服装店老板娘也喜欢这种发型,头发盘得高,也有吉星高照的意思。

近些年,王秀芳赴港澳、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地旅行,“头一天晚上必须去盘个头。一来持久,出门在外不用到处找美发店洗头,二来确实有不少人看到我的头发都觉得精神、有特色。”

这是她们那个年代的“杀马特”

和年轻人的审美互不干扰就行

“夕阳红”理发店,藏身于武昌华腾园小区的居民楼二楼,老板李阿姨盘得一手好发型。

极目新闻记者经过几位钟情盘发的阿姨介绍,日前慕名而往。而在此前,记者曾询问多家武汉知名连锁理发店的发型师,发现大家都不会做此发型。难怪不少网友感叹,“中国大妈式盘头就是属于她们那个年代的洗剪吹和‘杀马特’(意为时尚的、流行的)。这发型估计tony老师都弄不了。”所以会盘发的理发店纯靠老客户们交口相传,酒香自然不怕巷子深嘛。

李阿姨的手艺是三十年前在一家发廊做学徒时学会的,后来她出来单干,也以盘发起了家。在她看来,盘发并不是越高越好,根据不同的脸型可配合编发打造出不同造型,发型的“爆炸”效果则是靠倒梳打毛营造出来的。对于讲究的客人,她还会在最后一步给发尾喷上亮亮的粉粉,再插上亮晶晶的珠子或卡子。

的确,盘发可不是统一制造,也有个性化。“例如它的刘海分为三种,无刘海、齐刘海和斜刘海,我们称斜刘海叫冰棱刘海,用发胶塑造出高高的、硬硬的刘海片,从视觉上拉长脸型。”夏希娟说。

“那做这个发型晚上能睡好吗?”对于这个问题,夏希娟介绍,肯定没有把头发放下来舒服,但枕头上铺个丝巾,翻身没问题。而有经验丰富的阿姨为了不让头发打湿、发胶失效,泡温泉或者漂流时会套上浴帽。如果不洗头头皮有点痒,就用打毛衣的棒针挠挠就好。

让李阿姨的外甥女印象最深刻的是,“尽管店里也做年轻人喜欢的发型,但还是源源不断地有阿姨从汉阳、盘龙城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过来找我舅妈盘头。”李阿姨也笑称,每次听到客人说对盘头“跑不脱、上了瘾”,她自己也蛮感动。

“审美无法理解”“逢年过节放眼望去都像我姑妈舅妈伯妈”“现在的盘头大妈就是30年前结婚盘头的那一拨新娘”“这种头型,惹不起”……虽然有不少网友如此感慨,但也有人提出不要笑话阿姨们的发型,因为,她们凭借自己数十年不变的毅力,钟情于自己年轻时就爱上的盘发,恰是一种情结。

不过,她们也明白当年的时髦也“慢慢老去”。“年轻人不喜欢也没办法,孩子老公也都觉得我盘发显得老气,但我自己觉得盘得清爽舒服。每个年代都有不一样的审美,互不干扰就行。”王秀芳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