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陈鹏、通讯员朱科、申晖)襄阳将投入42亿元修复襄水“母亲河”。1月底,该市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正式开工。
襄水发源于襄阳城南扁山西麓,又称南渠、襄渠,为汉江支流,全长14公里。古时,襄水为河流,明朝时变为排水渠。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襄阳多次对襄水进行分段治理,实现了万山补水泵站从汉江提水注入襄水干流,并在护城河西南角处连通护城河,将三大水系贯通。近年来,随着襄阳城市的快速发展,襄水出现环境承载能力不足、文化景观功能缺失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襄阳市将投资42.4亿元,实施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该项目建设期4年,始于襄水水源宋包水库,止于襄水汉江入水口。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襄水两岸的城市生态空间打造、渠道改造、城市生态廊道工程,城市风貌提升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襄阳实施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大举措,在满足城市防洪、排涝和生态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发展亲水景观体验项目,串联起襄阳檀溪、凤林关等10多个历史遗迹。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融绿色生态、文化体验、亲水休闲于一体的城市风光带,成为襄阳的“城市新客厅”。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襄水与岘山、古城的联系,以襄水为主线,一线穿珠护城河、汉江、岘山、鹿门山、东津古镇、卧龙古镇等重要景观节点,为襄阳打造精品生态文化体验线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