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暖用户投诉无门 《电视问政》聚焦公共服务不优

长江日报 2021-02-20 07:31

《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聚焦公共服务不优的问题。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荣峰)2月19日晚8时30分,由武汉市治庸问责办主办、武汉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全媒体监督类栏目《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播出第35场,主题聚焦公共服务不优的问题。

湖北华电武昌热电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武汉分公司、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负责人,在问政现场与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市民代表、特邀监察员、媒体观察员等组成的“市民提问团”对话。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进行了现场评析。

市民投诉集中供暖问题遭客服反呛

武昌热电回应:转变思想,提升服务

19日晚8时30分,《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播出问题短片《集中供暖寒了心 居民投诉苦无门》。

武昌区是武汉市最早开始推行集中供暖的城区,目前,供暖管线沿和平大道、友谊大道、公正路、中北路近30公里布设,接入面积500万平方米左右,用户近15000户。去年11月15日,东湖一号、友谊国际、锦绣江南等小区开启冬季供暖后,各种投诉层出不穷,市民反映投诉处理质量差。

不少业主反映,开启供暖后,室内一直升不到合同规定的供热温度,有的用户被建议只开部分房间暖气并关门,有的用户按照维修师傅的建议自费清洗了管道,更换了交换器、暖气片,温度依然升不上去,有的用户甚至一直打不通客服热线,有的用户被告知“没办法解决”。

更有甚者,用户投诉后,被客服告知“你再打电话也没用,都是到我们这边”。用户直叹“投诉无门”。

巡查员了解到,从去年11月中旬正式供暖开始,3个月内,各投诉平台收到关于湖北华电武昌热电有限公司的供暖投诉近千条。

问政现场,湖北华电武昌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文锋表示,武昌热电以往是电力生产企业,现转型成供暖服务企业,公司性质从生产型转变成民生服务型,但全公司上下都没有相对应地转变服务思想,工作观念和服务意识没有跟上企业转型,没有贯彻好一站式服务供热理念。“转变思想,提升服务,力争今年供暖季用户投诉量大幅下降。”

企业园区手机信号差影响工作和生活

运营商回应:认真梳理问题并逐一整改

随后播出的问题短片《信号不佳困扰多 企业网“路”谁保障?》讲述,2019年,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总部整体迁入双柳基地后发现,厂区宿舍内压根没有中国移动信号。该厂近万职工工作、生活受到影响。

巡查员在厂区实地走访测试,发现厂区内无法搜到中国移动信号。

厂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10月新洲区科经局在关于重点企业信号覆盖专题会议上,明确三大运营商在当年12月底前完成4G信号全覆盖。目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信号已经完成覆盖,而中国移动运营商却还未解决通信问题。“移动的说年前解决不了,设备都是集中采购的,手续会慢一些。”

位于青山区和平大道的武汉华创源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家国家级孵化器,引进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中旬,孵化器内多家企业反映孵化器大楼内部信号差,直接影响到各公司的正常运转。

巡查员调查发现,整个办公楼区域内,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信号非常差,企业向运营商投诉后,情况没有改善。

武汉华创源科技企业孵化器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说,面对投诉,电信公司的工作人员甚至表示信号不好是手机的原因。“用的就是最新款手机,信号还是不好,怎么可能是手机问题。”

问政现场,针对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迁址后没有移动信号的问题,中国移动武汉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伟反思,此事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本质上是服务意识问题,“遇到问题,没有积极想办法,而是找托词”。董伟承诺,室内信号施工一周内开工,室外信号基站马上开通。

针对武汉华创源科技企业孵化器信号差的问题,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总经理高斌和中国移动武汉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伟表示,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认真梳理问题并逐一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