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1月31日讯(记者梁传松 通讯员刘加良)他曾是一名专业的拆鸟巢高手,为保护供电线路的正常输送,他一天要拆十多个鸟巢。但在1989年5月,从第一次看到两只刚孵化的喜鹊失去亲鸟后嗷嗷待哺的模样,他心生一丝怜悯,将两只刚出壳的喜鹊带回了家,进行人工喂养,从此便与鸟儿结下不解之缘。为了保护鸟儿,他曾多次遭偷猎者殴打,但凭着一己之力,感化了5名偷猎者成为护鸟人。他是不久前刚获得2020年度“中国好人”的国网黄石供电公司职工郑青松。
专业拆巢高手与鸟结缘
1970年出生的郑青松17岁技校毕业后,一直在黄石电力系统工作至今已有34年。上班两年后,他的人生便发生了改变,从专业的拆鸟巢人变成了一名护鸟人。
“刚上班那两年,平均每天要拆除十多个鸟巢。”1月28日,郑青松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毕业后他分配在原黄石供电局线路工区运维班上班,每天的工作是维护供电线路的安全。其班组负责的高压输电线路,大部分杆塔分布在湿地丘陵和高山上。这些杆塔成了鸟儿筑巢栖息的天堂,而大量的鸟巢给电力正常输送带来了安全隐患,运维的工作人员需要将鸟巢拆除。
年轻的郑青松在其所在的班组由于体力好,便承担起了拆除鸟巢的任务,每天爬上爬下,在几十米高的铁塔拆鸟巢。
解救被困猫头鹰
“第一次将喂养大的猫头鹰放飞后,再拆鸟巢时,听到亲鸟在空中盘旋、哀号,心里很不是滋味。”郑青松回忆,1989年7月的一天,他在拆除一个猫头鹰巢穴时,发现窝内有4只雏鸟,他与同事一人一只将小猫头鹰带回了家,买来瘦肉进行喂养。转眼一个多月,这几只小猫头鹰羽翼丰满,能独立飞行了,他和同事约定一起放飞。
当几只猫头鹰欢快地飞进林中时,郑青松心里有了一丝成就感。
和谐共处人鸟情未了
拆了两年的鸟窝,郑青松刚开始是恨那些在铁塔上筑巢的鸟儿的。但从将几只小猫头鹰喂养大后放飞,他再在拆鸟窝时,变得小心翼翼起来了,不再捣毁鸟巢,而是将整个鸟巢完整地端下来,放在旁边的树上固定好。
郑青松(左)和同事一起巡线
在一次巡查线路时,他发现一只喜鹊被电死在地上,而铁塔上的窝内,有两只刚破壳的小鸟和3只鸟蛋。“亲鸟死了,两只小鸟肯定活不了。”郑青松再次将两只小鸟连同鸟蛋带回了家,买回面包虫精心喂养,并用一只纸箱垫上布条做成简易的孵化箱,用灯泡对鸟蛋进行孵化。
虽然付出了努力,但几只鸟蛋却没能孵化出小鸟。而两只小喜鹊在郑青松的精心照料下,转眼,能独自飞行和觅食了。放飞时,两只喜鹊将郑青松当成了妈妈,唧唧喳喳围在他面前盘旋,久久不愿离去。
“去吧,自然界才是你最好的归宿……”说出这话的那一刻,郑青松眼眶湿润了,尽管心中万般牵挂和不舍,但他还是狠心转身离开了山林。
护鸟遭殴打仍坚持前行
也就在那一刻,郑青松多了一份业余的工作——保护鸟儿。
在他负责的区域内,湿地有丰富的食物,丘陵和高山是鸟儿筑巢的理想住处。但是这里也是盗猎者的天堂,一张张数十米高的捕鸟网,拦在丛林中,一只只鸟儿撞在网上苦苦挣扎……
收缴捕鸟网
“你个管电的,凭什么烧我的网?”58岁的徐济红是黄石开发区·铁山区黄金山人,目前是输电运检分公司一名护线员。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与郑青松发生冲突的情景。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徐济红坦言“带人打过他两次”。原来,放飞了两只小喜鹊,人与鸟儿和谐共处的一幕时时在其脑海中浮现。郑青松下定了决心,用自己微薄之力,保护其路线中的鸟儿免遭伤害。为了掌握不同鸟儿的习性,他空余时间经常泡在图书馆,阅读鸟类知识,了解鸟儿的生活习性。
但每次郑青松在巡线时,看到林中那一张张的捕鸟网,他都会收起并烧毁。捕鸟网频频被毁,惹怒了盗猎者。这些盗猎者发现毁他们网的竟是一个“管电的”,纷纷拳脚相向。
感化盗猎者变成护鸟人
拆除捕鸟网,免不了会与盗猎者发生“不期而遇”,最严重的一次,郑青松被3名盗猎者围殴,浑身多处软组织受伤,几天下不了地。
上个世纪,盗猎现象非常猖獗,飞禽走兽成了一些人餐桌上的珍馐,山林里处处隐藏着偷猎机关。徐济红原来就是盗猎者中的一分子。由于没有工作,他靠捕鸟和捕鱼出售赚些生活费。
郑青松在收缴捕鸟网
“这都是23年前的事了。”在几次发现自己安装的捕鸟网被毁后,心疼不已的徐济红便蹲守在山林中,当发现毁其网的人穿着供电的工服,顿时恼怒不已,悄悄叫了几人将对方狠狠揍了一顿。
挨了打的郑青松并没因此而罢手,徐济红认为他“死性不改”,在拆了徐济红最后一张网时,他又带人将郑青松打了一顿。这一次,挨了打的郑青松却找上门来了。
“当时以为是来扯皮的。”徐济红说,当他看到郑青松出现在自己家门口时,心中忐忑不安,没想到对方却和他拉起了家常。在了解到徐济红家庭情况后,郑青松有了自己的打算,回到单位向领导进行汇报后,将徐济红招为护线员,每年给一定的护线报酬补贴家庭困难。
“像我这种情况的还有4个人,后来我们护线时,发现有捕鸟网,主动上前拆除。”徐济红说,时间久了,对鸟儿慢慢有了感情。在郑青松的熏陶下,他们由一名盗猎者变成了护鸟人。
一个“鸟爸”变成一群“鸟爸”
十年如一日,郑青松一边巡线一边护鸟。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他的护鸟行列中。
“刚开始以为是郑班长的个人爱好,后来才知道他是为了保护鸟儿。”2010年,胡胜从部队退役后成了郑青松的同事,一起巡线时,他发现班长总有个爱好,发现有成年的鸟被电死后,他都会将幼鸟带回家里喂养。甚至有些筑在铁塔上的鸟窝中发现有幼鸟,郑青松并不拆除,而是不辞辛苦,在鸟巢加装上绝缘挡板,将鸟巢还保护起来。
“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胡胜说,在郑青松的影响下,他们整个班组都像照顾自己孩子一般,保护着鸟儿。郑青松也被人形象地称为“电网鸟爸”。
鸟爸们为鸟儿安装绝缘挡板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我们企业的发展理念。”输电运检分公司书记詹时斌介绍,对于郑青松的做法,得到了黄石供电公司的认可,并给予其大力支持。在郑青松的带动下,2016年成立了“电网鸟爸”共产党员服务队,郑青松任该服务队队长。首批20名党员加入到了郑青松的服务队中。
“目前有140多人加入了护鸟队伍中来了。”郑青松透露,输电运检分公司90余名一线职工和护线员全都是爱鸟护鸟宣传员。同时,50多名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也加入了护鸟行列。
铁塔上给鸟儿喂食
目前,只要鸟巢没有影响线路的安全,他们原则上只装绝缘挡板,不拆鸟巢。对那些已经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鸟巢,有鸟蛋或幼鸟的鸟巢,就把它们转移到不影响线路安全的电塔部位,或者小心取下来放到电塔附近稳固的树梢并密切监视,想方设法让每一颗鸟蛋孵化、每一只幼鸟成活。
更改设计方案为鸟儿让路
2016年4月,服务队在巡查时,发现3只幼鸟被施工队从铁塔鸟巢误拆下来。看到这3只无家可归的小鸟,郑青松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给它们再造一个家。后来才知道它们是世界仅存3000只左右的珍稀动物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和幼鸟
在动物保护专家的建议下,“电网鸟爸”党员服务队在杆塔上选取合适的位置为幼鸟制作安全性高的鸟巢,确保幼鸟有安全的成长环境。郑青松带领着队员每天攀爬上54米高的铁塔,坚持轮班喂养幼鸟50多天,直到3只东方白鹳重返大自然。
鸟爸们给三只东方白鹳安新家
可能是感受到人类的温暖,从那年起,这对东方白鹳每年都要回来繁殖。
“前面是黄石220千伏塞泥一二回输电线路56号铁塔。”虽然目前的身份已是办公室主任,但郑青松仍然一有空就往这里跑。因为在56号塔上,最开始发现了东方白鹳的身影。
郑青松和他救下的东方白鹳
“为了给鸟儿让道,我们更改了方案,这是很罕见的。”詹时斌说,2020年6月,为了配合203省道建设,最初的设计方案要求将这座铁塔移位。可当时塔内那对东方白鹳正在孵着4只幼鸟,为了不惊扰到它们,黄石供电公司向设计方提出,能否避开56号铁塔?在重新进行勘察后,该公司重新进行了设计,绕开了56号铁塔。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它们还会飞来筑巢孵鸟。”詹时斌说。
给东方白颧喂食
32年来,郑青松自己也不清楚救助了多少只小鸟,拆了多少个捕鸟网。在他手机屏保上是一只漂亮翠鸟图片,据其介绍,这是有一次护线时,发现一只倒在路边的上翠鸟,他怀疑这只翠鸟可能是吃了施了农药的小鱼导致中毒,带回家后对这只可爱的小精灵进行施救,但仍未能救活。这只翠鸟的死亡,让郑青松留下深深的遗憾。从此,自己手机上换了一只翠鸟的图片。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这些年,在郑青松团队的呵护下,黄石人又看到了“西塞山前白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