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手机4.6秒=闭眼开过一个足球场 比酒驾更危险的是“盲驾”

武汉晚报 2021-01-28 04:44

手机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却在交通安全中扮演着危险的角色:即使走路撞了电线杆、衣服扯破了、孩子弄丢了,也无法“叫醒”一个沉迷手机的人。随着公众对酒驾危害认识的逐渐增强,国家对于酒驾的检查和处罚制度愈加严格。但有一类人,他们可能比酒驾人群更普遍,他们开车时也不忘玩手机,视野大部分被手机占据,就像是闭着眼睛“盲驾”。

开车玩手机 比酒驾更难管

2020年7月22日,长沙绕城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较大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42.28万元;

12月14日晚上,深圳市南山区的一辆泥头车司机将一位行人碾压;

12月20日,河南周口高速公路发生追尾事件。

……

这只是众多交通事故中的3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事故原因——开车用手机。由于隐蔽性大,管理查处难,这种“盲驾”的危险性比酒驾还大。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调查网友会在开车时使用手机,尤其是在等红灯或堵车间隙,玩手机者占比达30.3%;开车从来不玩手机的人仅占20.8%。

2018年,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机动车交通事故诱因中,开车玩手机占10.56%,排名第三;仅次于无证驾驶(26.86%)和酒后驾驶(18.1%)。

“使用手机对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交通安全威胁也不容忽视。”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交通法学会理事董君勇说,比如外卖骑手,为了缩短送餐时间,常在抵达前打电话通知取餐,“一手把方向,一手打电话”,有时送餐路上还会边骑车边看手机,撞上人的、自己摔倒的比比皆是。《中国青年报》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2.2%的受访者有步行过马路玩手机的经历。

开车发信息 危险级别最高

众所周知,驾驶人瞬间的注意力不集中,都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分心驾驶指驾驶时注意力指向与正常驾驶不相关的活动,从而导致驾驶操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

“驾驶机动车时吸烟、饮水、进食、聊天、照顾小孩等做法,都会导致分心。由使用手机导致的分心驾驶,更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及交通安全驾驶行为研究资深专家、中国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范立说,研究表明,视觉、听觉是驾驶人感知交通信息的主要方式,它们提供的信息比例分别为80%、14%。

开车时用手机,不仅导致视觉上出现盲区,驾驶人对交通的判断和肢体反应速度也会受影响,严重威胁着行车安全。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曾对8项手机操作对交通安全负面影响的研究显示,发送文字信息的影响程度最高。由于注意力、脑力及双手均被手机占用,驾驶员的路况分析判断能力大幅下降。相关模拟实验数据显示,驾驶人从拿起手机划开密码锁,到浏览一条新信息,眼睛至少要在手机屏幕上定格2秒左右。如果车辆按时速60公里行驶,从低头到抬头,大约需要3秒时间,当发现前方有情况时,驾驶人反应时间是0.02秒,按此计算,车辆至少会“盲开”约50米。如果是读写信息,驾驶人视线离开前方道路的平均时间约4.6秒,发生事故的概率是一般情况下的23倍,按时速50公里算,低头发信息的过程,相当于“闭眼开过一个足球场”。

其次为看视频、接电话和听音乐、听广播。研究显示,接听电话时,视线平均偏移率可达33.1%;即使双手未被占用,如果通话信息有难度的话,驾驶人的心理负荷会增加、脑力被占用,进而导致驾驶员对道路信息的注意力分配不足。如果突遇复杂交通状况,驾驶人很难及时做出判断和决策。一项研究还表明,在结束通话后的10分钟内,发生事故的风险仍然很高。还有不少人习惯开车听广播或听音乐,这会干扰从听觉获得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听到熟悉音乐、曲艺等广播时,或者音乐、广播声音过大时,都会影响驾驶人对外界道路信息的提取和处理。

各国都在严管“盲驾”

正所谓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世界各国都在重视分心驾驶的危害。

英国 禁止行车时使用手机

在英国,相关法令已全面禁止行车途中使用手机的行为,除了不准接打电话、发送信息外,还不准玩手机游戏、看视频、听歌、拍照等,违者将面临200英镑(约合1760元人民币)的罚款并扣6分。

加拿大 利用大巴车巡查

加拿大魁北克为了解决“盲驾”监督难的问题,警察利用大巴车进行巡查,大巴车有高度优势,警察可以对私家车、大卡车、客车驾驶员的分心驾驶情况一目了然,还能发现不系安全带等其他安全隐患。

新加坡 禁止开车打电话等

新加坡从2015年开始,就禁止在开车时打电话、视频通话、查看短信、浏览网页、看视频等,一经发现,将处以1000新加坡元(约合4872元人民币)的罚款或高达6个月监禁;如果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交警会马上没收事故相关人员的手机等设备,调查是否有使用情况,如果定罪,所有手机设备将被充公。

以色列 “监控”司机的驾驶模式

为了降低导航软件对司机的干扰,以色列研发了一套通过传感器、摄像机识别司机的驾驶模式,自动完成导航操作的技术,比如静音或提高音量,解决司机频繁操作的问题。

中国 不可打电话、看视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将罚款扣分;管理行人“低头过马路”行为也被一些城市纳入文明管理规定,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范立表示,交通安全需要“人、车、路”共同努力,除了依靠法律和相关部门的保障和监督,道路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自律也十分重要。

最后的话:

如今,国内有3亿多驾驶人,但在传统的交通文明中,汽车文化和驾驶道德缺失,对生命的珍爱、文明使用道路、相互礼让的意识非常淡薄,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意识更是薄弱。解决现阶段驾驶人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是唯一有效的办法,进一步完善交通法规,对驾驶人收发短信、刷微博、打游戏等行为,明确到具体法律条文,从严处罚,并辅以公开曝光等行政处罚方式。对司机、行人一视同仁,行人不让行、不怕车、毫无顾忌过马路的交通陋习也亟待改变,行人也该树立“交通中不用手机”的观念,不能置身于法律与监管之外。

据生命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