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甘蓝为何长“瘤子”?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一举攻克发病原因

湖北日报 2021-01-05 21:37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通讯员刘立江)白菜、甘蓝、菜心是人们喜欢的十字花科蔬菜。这些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根部有时会出现肥大或颗粒状的瘤状物,叶片萎蔫发黄,严重时枯萎死亡。那就是根肿病,一种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的植物病害。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究人员近日揭示了根肿病病原体在寄主体内的侵染过程和生活史,明确了根肿菌寄主抗性和非寄主抗性反应的发生时期。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植物病理学》和《微生物前沿》上。

根肿病由原生生物根肿菌引起,主要危害植物根部,但根肿菌在寄主植物上的侵染循环过程一直不明确。近年来,根肿病在湖北、四川、陕西、安徽、湖南等多地出现,影响农民增收。

油料所功能基因组学与抗病性改良创新团队利用多种荧光化学物质对侵染过程中的根肿菌进行活体标记,借助显微镜观察,成功解析了根肿菌在寄主体内的侵染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根肿菌在寄主作物油菜和白菜不同抗、感品种中的侵染差异,以及在非寄主作物小麦和大麦中的侵染过程,明确了根肿菌寄主抗性和非寄主抗性反应的发生时期。这些研究将为解析植物抗根肿病机制,有效控制根肿病发生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