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一荆楚网消息(通讯员董佳临 、蔡一生)提起精益眼镜店,大部分武汉市民不会陌生。早在1912年,江苏商人张云桐来汉创办了武汉精益眼镜分公司。初时,店址设在前花楼街(现黎黄陂路)附近,1916年迁往繁华商业中心的江汉路。
这家百年老字号的店铺,承载着老武汉人的记忆,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视光人才,国家一级验光大师——黄礼妮便是其中一位。“我虽然在这里工作了24年,但是我还是很爱这份职业,看到我的顾客视力得到改善我心里就特别开心。”很难想象,今年已经48岁的她,谈到从业感受依然饱含激情。
早上9点,黄礼妮迎来今天的第一位顾客。从事财务工作的胡女士告诉我们,因为为了避开周末人多,特意选择工作日的时间来找黄师傅复查眼睛。
交谈中得知,胡女士和家人都是黄师傅以前在汉口店的老顾客,6年前经熟人介绍,现在每次都会坐上1个多小时的车过来验光。“我读高中的儿子这次视力还降低了25度,黄师傅太厉害了。”胡女士一边说一边竖起大拇指。
除了日常验光工作,黄师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学校眼视光专业老师。来自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的6名学生,每周有四天会来店里跟着黄师傅学习,从理论到实操。上午10点多,黄师傅趁着工作间隙,带学生熟悉仪器,“小杰你昨天又熬夜了吧?泪液浮动不好哦。”黄师傅的眼睛很犀利,一语击中熬夜玩游戏的学生。
“专业验光师要做的不只是测出眼睛度数,还要根据验光仪、眼底检查等详细信息制定出治疗方案,给顾客以最舒适的眼镜佩戴体验。”黄师傅教学中给学生传达自己的从业理念。
时间似乎很快,整个上午黄师傅都在验光和教学中度过。中午12点,迎来一名年轻妈妈带着5岁的儿子来做视训,黄师傅告诉我们,过来做视训的大部分都是小朋友,现在随着大家对近视眼手术的重视,有些30岁左右的顾客会选择在手术前,来这里调理眼睛情况。
通过黄师傅我们了解到,曾经一位30岁女性,近视眼手术之后3年眼底出现病变——左眼视网膜脱落,视力仅仅0.3。万幸的是这名顾客在经过黄师傅验光配镜后,目前视力情况一直趋于稳定。
“我特别喜欢自己做饭了带来吃。”中午1点多,黄师傅开始享用简易的午餐,家里的食物似乎可以瞬间治愈她所有的疲倦。于她而言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不会虚度任何光阴。她说:“我要给女儿做表率,平时休息时间一般都是看书来充实自己。”
因为得知有顾客已经等着自己,黄师傅立刻放下碗筷又投身到下午的工作中,而她的午饭时间前后不超过15分钟。
就是这24年来日复一日的敬业与努力,时光也给了她最好的答案——国家级高级验光技师、公司技术总监、省眼镜协会验光组高级考评员、主裁判长、学校眼视光专业老师等等,都是属于黄礼妮的荣誉称号,她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给女儿做榜样。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除了自身对数字的敏感,黄师傅还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9点左右,在临近下班前都会梳理一下当日的工作,然后用本子记载顾客的验光情况。正如今天的第一个顾客所说:“黄师傅比我自己还了解我眼睛视力的情况”。
聊到未来的规划,她说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传统验光工艺一定要传承。但是随着顾客年龄层和视力防控的变化,在设备和学习上还要不断的自我革新,同时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创新。她还透露,黄礼妮技能大师工作室便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布局之一。
一家眼镜店能够传承一百多年,是几代如同黄礼妮这样技师的努力与坚守。相信未来,百年老字号还将高扬“精益求精”的大旗,将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