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已进入防汛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7月12日)
省武警总队官兵冲在战洪最前线。
今年7月16日,一架米-26直升机在阳新县富河干堤葵赛湖下垸空投网兜石料封堵溃口。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挖机穿梭、轰隆作响。刺骨的寒风中,阳新网湖隔堤治理工地一片火热。项目经理郑安卿和同事立下“军令状”:“明年5月1日前完工。”
热气腾腾的工地,曾是鏖战洪魔的阵地。
连续9轮强降雨!今夏,湖北来不及从抗疫大战中缓一口气,“暴力梅”汹汹而来。
梅雨期较常年平均多19天,全省平均降雨量超692毫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历史同期最高值!
鄂东告急!“五大湖”告急!鄂西告急!全省百余个县(市、区)受灾。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湖北打响了保卫人民、保卫家园的抗洪大战。
鄂东打响战洪“第一枪”
川水下压,湘水叠加,赣水顶托。
暴雨袭来,江河湖库险象环生。
黄石大冶湖超保证水位,阳新浮屠镇荻田港突发溃口,黄梅考田河全线出险、大河镇突发山体滑坡9人被埋,鄂州华容区47个内湖全部超警戒……
雨,下得人心里发慌。24小时之内,鄂东防汛形势骤然紧张——
“左坝肩大面积脱坡!”7月6日12时许,白洋河水库大坝发生重大险情,涉险面积约1000平方米,危及附近22个村近3万群众。
各方力量闻“汛”而动,鄂东打响战洪“第一枪”。
富河求援!军地陆空协作成功封堵50余米干堤溃口;武山湖出险!千余名干部群众上堤坝巡查排险。
堤,就是家。
守住大堤,就是守住人民的家园。
“一路铺彩条布,一路挖导流槽。”白洋河水库坝顶灯火通明,数百名民兵、青年党员连夜抢险。
生命,重于泰山。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小心!小心!”“注意接应!”
大河镇山体滑坡现场,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搜寻10多个小时,从死神手中“抢”回一名80岁的婆婆。
与洪水赛跑,为生命而战。英雄的人民为守护身后的家园,选择逆行,无畏坚守。
五大湖泊打起“持久战”
千湖之省,湖泊水位居高不下。
暴雨,一场紧接一场。洪湖、梁子湖、长湖、斧头湖、汈汊湖“五大湖泊”水位连连跳涨。
超警戒水位、超保证水位,溃口、崩岸……
来水快。6月25日,“五大湖”全部超汛限;7月8日,全部超警戒;7月13日,3个超保证、2个超警戒。
退水慢。进入退水期,洪湖水位30小时内仅降0.09米,汈汊湖“坚挺”警戒水位近10天;直到8月31日,斧头湖水位仍平警戒线。
今夏,“五大湖”经历了一场与洪水斗智斗勇的“持久战”。
绷紧弦,防大汛。
牢牢守住大江大河大湖大库安全度汛底线,最大限度减少内涝内渍。
快一秒抢排,群众就少一分危险、少一些损失。
引江济汉工程“披挂上阵”,为长湖撇洪;高峰时,101台泵站日夜抽排,为“五大湖”减压。
险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发现险情。
茫茫水畔,数万双眼睛时刻警惕着。
“不好!渗水带着泥沙。”沙洋县毛李镇长湖干堤发生险情。
夜深沉,雨茫茫。加高、加固!再加高,再加固!20多名武警官兵、100名民兵一直干到深夜。
以我无眠,换你安枕。
“水位降了一厘米,思想可不能松一分。”洪湖北岸,沙口镇王岭堤段,尽管堤坝高出水面1米多,兴湖村党支部书记杨从俊带领100多名村民严阵以待。
斗志不减,值守不变。不眠不休的守堤人,誓言夺取防汛的最后胜利。
鄂西鏖战暴雨山洪
汛情正处于胶着状态,洪水又奔袭鄂西。
大水漫城、山体滑坡、暴雨袭城……从恩施市到建始县,洪水一路“攻城略地”。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挺立一线,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战在一起。
胜利街商铺林立,被洪水泡过后,布满厚厚的淤泥。恩施200多名下沉党员主动请战,与志愿者、环卫工并肩奋战。
碧空澄澈,车水马龙。7月20日,洪水肆虐过的恩施州城重焕生机。
此时,暴雨洪水酝酿着新一轮进攻。面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省委、省政府要求,切实筑牢“三道防线”。
“这里30多年前滑过坡,估计有问题!”7月17日,在恩施市屯堡乡马者村,地质灾害监测员陈光明拍下一张裂缝照片,发出险情预警“第一声”。
7月21日,马者村沙子坝山体滑坡,150万立方米山体滑入清江,形成堰塞湖。由于预警处置及时,滑坡未造成一人伤亡。
新的考验,接二连三。
堰塞湖有溃坝危险,泥沙流入清江,恩施城区30万人生活用水受到影响;特大暴雨袭击建始,16万人受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专家组现场会诊“开方”,清江上游来水冲开堰塞湖顶,恩施州城的危险解除了;
住建部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基地、全省兄弟城市带着抢修车、应急供水车星夜驰援,生活用水恢复了……
洪水突如其来的那一刻,干群一心、军民同心,凝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战洪号角已经远去。这力量,成为湖北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奋力夺取“双胜利”的最坚强保证。
守好防疫“大堤”
全省2094支巡回医疗队
3.2万名医疗与防疫队员投入抗洪防疫工作
全省受灾地区共设置医疗救护站近300个
在血吸虫病疫区我省设立血防警示牌16727个
登记疫水接触人员47652人
给予预防服药17215人
武汉经受汛情大考
今夏,武汉汛情格外凶猛——梅雨持续43天,24年来连续时间最长,平均降雨总量居历史第3位,长江武汉关水位一度达到28.77米,为武汉有水文记录以来第4高位。
43天梅雨期,武汉市中心城区55座外排泵站累计抽排雨水、湖水达10亿立方米,实现了“湖水随排随降、雨水随降随排”,有效地调控湖泊水位,降低中心城区渍涝风险。降雨最高峰时,全市道路渍水点仅30余处,且在雨停后1小时左右退去,较2016年162处大幅减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整理)
摄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陈勇 张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