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湖北段重要码头岸电全覆盖,船舶靠泊“零排放”,用能成本降三成

湖北日报 2020-12-22 22:25

湖北日报讯 (记者彭一苇、通讯员邹平、吴舒)12月22日从国网湖北电力获悉,国网湖北电力已在长江沿线湖北段完成259套岸电设施的安装调试及上网投运,重要码头岸电设施已全覆盖,船舶在这些码头停靠,将不再烧柴油发电,而是接通岸上的电源,既降低用能成本,又大大减少港口城市空气污染。

长江流域是全球运量最大、最为繁忙的内河航道。过去,船舶停靠码头时要用柴油发电机维持船舶运转。研究数据显示,船舶靠港时柴油发电所产生的碳排量,占港口总碳排量的35%左右,接入岸电可解决这一问题。

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与交通部、国家能源局签署《共同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会同交通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三峡集团等建立协同工作机制,重点建设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

一年内,相关方合作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使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成为可推广复制的样板。去年4月26日,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建设暨长江沿线港口岸电全覆盖建设推进会在湖北宜昌召开,标志着长江沿线港口岸电全覆盖建设正式启动。

据介绍,湖北长江沿线有140多个码头。根据码头的不同情况,国网湖北电力推出了六种岸电系统,包括靠岸固定式供电系统、靠岸浮动式供电系统、离岸固定式供电系统、离岸浮动式供电系统、水上服务区综合能源保障系统、船电宝充换电服务系统等,以满足不同水文条件、不同船舶类型、不同停靠方式的岸电需求。

“以前装卸货物时用柴油发电,噪音很大,周围黑烟弥漫。”宜昌三峡岸电运营服务公司运维队长李兴衡说,现在这些污染都没有了,提高了旅客的乘船体验,优化了港口周边环境。

岸电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国网黄冈供电公司预计,仅黄冈境内码头全年可新增岸电用电量600万千瓦时,减少燃油消耗1200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02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7.56吨,船主可节约成本400余万元。

据统计,2019年至今,国网湖北电力已在长江湖北段完成259套岸电设施的安装调试及上网投运,累计岸电用电1058万千瓦时,减少燃油消耗2486吨,不仅使靠泊船舶零排放,还降低了船舶靠港时约三分之一的用能成本。

国网湖北电力表示,将利用共享型智慧运营平台和港航调度数据平台,提供船舶用能多元化服务响应,助力“长江大保护”和绿色航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