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在北京领取“全国先进工作者”奖项时留影
□楚天都市报记者 黄忠 通讯员 刘怡廷 蔡明仪
“屡办大要案,公诉有高招。”近日,黄石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刘亮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从北京载誉而归。
37岁的刘亮,在14年公诉经历中,先后办理了涉案金额高达16亿元的郭某等7人合同诈骗案、湖北省政府原副秘书长彭某受贿案、乔某光等26人涉黑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她还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公诉人、湖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还荣立最高检个人一等功。亮眼的成绩背后,检察官“亮姐”是怎样历练出来的呢?
凭一个曾用名揪出命案嫌犯
“怎么这个案子也有个叫刘某英的?”今年1月,刘亮在办理一起聚众斗殴案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刘甲的曾用名叫刘某英。由于已过诉讼时效,正准备对其作不起诉处理,准备放人。而刘亮在同时办理的另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中发现,该案存在一名漏犯刘乙,曾用名也叫刘某英,参与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事实,但没有被追责。
“两个‘刘某英’会不会是同一人?”刘亮发现这一重大线索后,和同事连夜梳理分析证据,把两起案件并案研究,发现两起案件中,刘甲和刘乙交代的家庭住址相同,家庭成员信息也相同,基本确定是同一个人。第二天一早,她联系公安机关核查刘乙真实身份,并立即赶往看守所提审刘乙,最终证实刘甲、刘乙、刘某英为同一人。这个身背两条人命案、化身多个身份逍遥法外的犯罪嫌疑人,今年10月被检察机关起诉,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在重大责任事故中发现漏犯
2017年3月,当地发生一起非法采矿致两人死亡案。多名嫌疑人案发后串供,安排挖掘机司机“顶包”,谎称是挖机排石时浮石垮塌致人死亡,并隐匿账单,致使非法开采矿石量无法统计。
“每年开采量以不低于100万吨结算。”转包合同上的一句话引起了刘亮的注意。在她看来,对于一个库存不到5万吨、采矿许可证已过期的采石场来说,显然需要通过非法开采才能达到每年100万吨的采矿量。这一点,无论是采石场所属公司在当地的负责人胡某,还是承包人王某等人,应该都是明确知道的。所以,胡某将采石场擅自转包的行为也涉嫌非法采矿,应该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因为违法操作导致两个鲜活生命离世,他们的行为不止是非法采矿,还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
面临犯罪嫌疑人的串供,刘亮抽丝剥茧,不仅查实了原有证据和事实,还深挖漏罪3起、漏犯1人。最终,7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三年八个月到九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她办理的涉黑案成办案样本
2018年初,刘亮牵头负责办理黄石首起涉黑案。2008年以来,被告人乔某光网罗社会闲散、无业人员聚赌“放码”敛财,通过聚众赌博、强迫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敛财,先后组织违法犯罪活动10余起。
纷繁复杂的证据中,大部分来自陈年旧案,涉案的证人、被害人众多。刘亮向记者介绍,为彻底摧毁这个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她和专案组成员制作阅卷笔录27万字;要求公安机关补充证据材料20余项,追诉漏罪4起;撰写了2.4万字的起诉书;近20万字的庭审预案修改了4个版本;2天的庭审,面对19名被告人22名辩护律师,刘亮和办案团队从容应对,有力指控犯罪,为黄石市检察机关办理相关案件提供了范本。
最终,当地法院审理判决:乔某光数罪并罚,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余多名成员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