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7号线子夜演练:发生信号故障后,5趟列车被紧急扣停……

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2020-11-13 18:56

楚天都市报11月13日(记者潘锡珩 通讯员曾斯 产启斗 林奎 实习生钟思瑜)如果地铁在运行中突然发生信号故障,如何快速处置和应对?乘客安全如何保障?13日凌晨,武汉地铁给出答案,楚天都市报记者在现场感受到,一切处置措施的原则都是最大程度保证乘客的安全。

突发:地铁信号故障就像人被蒙住眼睛

11月13日凌晨0时29分,武汉地铁三金潭控制中心。7号线行车调度员刘天农、信号中心值班员周言,几乎同一时间发现7号线取水楼信号控制区发生故障,第一时间报告给了值班主任尚骏。尚骏果断决策:立即通知故障区域内的列车停车待命,向中心报告列车所处的位置。

随即,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故障应急演练,子夜时分在控制中心和7号线全线同时展开。

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通号中心信号车间副主任雷东介绍,每条地铁线路都被划分为若干个信号控制区,某个区域的信号系统发生故障后,为确保安全,当务之急就是先让区域内的列车停下来。“通信丢失,就像人在行走时突然被蒙住眼睛,前方什么情况完全不知道。为了保证安全,紧急停车是最好的举措。”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控制中心、列车、车站等多方核对确认,发生故障的取水楼信号控制区内,共有5列7号线列车被紧急扣停。

应对:迫停在隧道内的列车要尽快进站

“列车因区间停车,请乘客耐心等候。”被扣停的5列列车上,几乎同时响起了这样的列车广播。司机按照预案,及时向乘客解释说明。

确认每列车的位置后,控制中心发现,5列车中有2列已经进站,另外3列则停在了幽暗的隧道区间内。

“已经进站的列车,我们会指挥打开车门和屏蔽门,让乘客们下车等候。”尚骏告诉记者,被迫停在区间内的列车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在那样的地下环境下,人本能地会产生不安甚至恐惧。

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和这三辆车取得联系,确认他们所处的位置,综合列车离哪个站更近、在道岔前或者后等因素,以最快的速度决定每一列车是前进还是倒退到相邻车站,然后组织乘客下车。

尚骏说,车站此时会做好乘客的解释工作,为他们办理退票等手续,同时还要为有需要的乘客规划换乘路线。

为做到最大程度维持运营,降低故障对运营产生的影响,7号线全线被临时“一分为二”,故障区域两侧的线路按照“小交路”方式独立运行,避免了全线受影响。

抢修:为道岔加“钩锁”确保绝对安全

尽快找到故障原因并排除,是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子夜时分的控制中心灯火通明,各种指挥口令此起彼伏。记者在现场看到,应急处置各项环节紧扣,多个现场的多专业、多岗位协作密切,形成合力,急而不乱。

0时50分,故障区域内迫停的5列车全部进站后,取水楼、三阳路两站6名工作人员身着反光背心、脚穿绝缘鞋、手拿钩锁器材,在三轨带电的情况下进入轨行区。他们打着手电摸黑快速来到道岔处,为道岔加装钩锁器。

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线网运营指挥调度中心副总经理严律介绍,钩锁器就是给失去信号的道岔再加上一把锁,目的就是确保列车通过道岔时的绝对安全。

1时02分,取水楼至三阳路站区间失去信号的6组道岔全部钩锁完毕,所有人员撤离区间。控制中心组织列车用人工模式在故障区域内运行,乘客出行逐渐恢复正常。

1时17分,故障原因查明并迅速得到排除,原来是取水楼站联锁设备SCOM(通信服务器)网络接口故障。调度中心接到信号专业抢修队的报告,全线立即恢复正常交路运营。至此,调度、车辆、客运、信号、机电、工务等多个专业500余名员工,完成了一场高强度的“作战任务”。

“运营发生故障后,我们所有的操作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首先要保证乘客的安全。”严律说,所有的故障他们都有相应的预案,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各线路的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均能一一对号入座,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运营服务可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