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快递武汉分拣中心
□楚天都市报记者 曹磊
在度过11月初的首个双11快递收发小高峰以后,压力更大的双11主战场已然到来。
记者连日走访多个快递转运中心、仓配中心和终端网点了解到,快递企业通过各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利用科技加码,智能赋能,通过多种硬核装备缩短分拣实践,提升转运和配送的时效,确保双11期间不爆仓,市民也能同寻常日子一样,尽快拿到包裹。
自动分拣保障效率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新岭二路的百世快递武汉转运中心,整个分拣中心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热火朝天,只有快递包裹分拣线在不停转运,现场工作人员则进行着操控、巡查和记录,紧张高效而又秩序井然。
“这是为了今年超长版双11新增的自动分拣线。”现场负责人介绍,今年双11之前,百世快递湖北分公司就在全省范围内的转运中心一共新增了2套高速、双层自动分拣线,帮助整个转运中心里的装卸、分拣提升效率。
今年创新使用的五面扫DWS设备十分高效。当传送带上的快件到达读码区域后,就可以借助智能相机读码系统,自动从顶部及四个侧面拍摄、抓取包裹上的面单号。工作人员不用再专门查找面单条码在包裹哪个面,包裹送上传送带后能直接读取条码,顺利分送到不同的分发端口,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出错率。
在高速分拣线上的传送皮带上,排列整齐的包裹快步通过一个个“动态皮带秤”,马上能自动称重并测量出包裹的尺寸、体积等信息并实时上传,后台系统立即提供自动分拣方案归档,所有环节全智能化操作,不仅节省了人力,更提高了分拣的速度和准确性。
每小时处理9万件
随后,记者又来到同样位于东西湖区的中通快递分拣中心。这里的每条传送带前,工作人员忙着将一箱箱包裹送上传送带,进入下一步的智能分拣。
在分拣中心的另一块场地上,还有人紧张地进行面单扫描,而进入分拣线的包裹飞快归档,进入下一个环节。
中通快递相关人士介绍,在双11旺季到来之前,自动分拣带专门进行了提速,目前的小件自动化分拣设备每台每小时的处理量达到9万件,相当于每分钟可以分拣1500个快件。
下午,记者又来到顺丰速运的武昌中转场,正在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不多,而传送带旁的人员则在紧张地对包裹进行处理。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双11期间订单量急剧增加,顺丰针对货物进行差异化处理,研发并采用了单件分离系统、小件无人供上件、错分检测、智能装卸平台等创新产品,实现了货物从卸车、供件、分拣、装车等全流程无人自动化落地,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此外,今年双11期间,各大快递公司使用的“前置仓”模式也给终端派件的时效带来了实质性提升。武汉邮政公司目前实行了网仓够量直发,以仓配一体化的服务,提前入仓货物100万件;京东物流也将消费者下单的预售商品前置到距离收货人最近的快递站点,在双11支付尾款后,几分钟就能送货上门。
智能穿戴助提速
今年双11期间,市民在收货时可能会在顺丰快递员的身上看到一个智能穿戴设备。这是帮助他们加快送货、投递效率的新神器。
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双11批量投入使用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属于自主研发,支持高效收派、解放双手、语音签收、地图导航、语音助手、健康管家等多种功能。利用这项设备,快递员可以及时通过线上简单操作,快速扫描客户的扫码寄件单、自寄码、待派件等条码,马上进入任务装备,通过语音协助,快速完成收派。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助力之下,快递员平均每票收件可缩短12秒,平均每票派件可缩短16秒。
记者还了解到,顺丰在这个双11专门为快递车配备了自主研发的高精尖导航电子地图,提升配送的实效性和安全路径,而且对于疲劳驾驶也会提前预警,进一步保障物流安全。
同时,为保证双11之后长达十天左右的快件收发高峰,各个快递公司都将增加每天的投递频次,实行错时作业的方式,组织增加午间、晚间投递或周末的多频次投递,挖掘提升投递潜力。其中如圆通、菜鸟等快递公司更要求网点进行24小时服务,尽最大可能让双11包裹尽早到达市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