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韩晓玲、通讯员安芳芳、蓝静)11月6日上午10点多,在武汉工商学院体育馆的一间舞蹈教室里,一群女大学生身穿民族舞蹈服装,头顶3只瓷碗,踏着欢快的舞步跳起了“顶碗舞”。这是该校艺术学院2018级舞蹈表演专业1班的一堂舞蹈课。
任课老师周琪介绍,“顶碗舞”是必修课《中国舞》中的一种少数民族舞蹈,是中国舞中非常经典的舞蹈形式,训练的难度比较大,要求学生在跳舞时保持脖子的平稳。学习该舞蹈,既能提升舞蹈技艺,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艺术。
课间,姑娘们拿下头上的碗,坐在舞蹈室的地上休息。“刚开始训练时,我觉得头顶的碗好重,脖子也容易酸胀。练了一个月后,慢慢地觉得碗的重量变轻了。”学生钟云霞说,为增加对顶碗舞的了解,她还专门学习了这种舞蹈的由来,以及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有关知识。
(图片由通讯员陈爱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