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老兵曹光福讲述孙占元英雄壮举 英勇排长抱着手榴弹滚入敌群

楚天都市报 2020-10-24 07:30

孙占元

曹光福

□楚天都市报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李慧敏

战斗中,他拖着被炸成重伤的双腿,爬着继续指挥战斗,轮番用两挺机枪掩护战士,炸毁了敌人最后三个火力点,歼灭敌人80余人。

当敌人从侧面再次涌入阵地,他毫不犹豫抱起捆在一起的6颗手榴弹,从山坡上滚入敌群,与8名敌军同归于尽,为后续部队扫清障碍,顺利完成了突击任务。

牺牲后,他被志愿军总部先后追认为“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同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他就是孙占元。为了纪念他的英勇壮举,他的家乡三弓水村,改名为“占元村”。

说起英雄孙占元的故事,95岁湖北老兵曹光福眼含热泪,“当年我们同属一个营,还在一个防空洞里同吃同睡,在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他是让人敬佩的英雄。”

关爱同袍,他待战友们如同亲人

1952年10月14日,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如果他还健在,这几天,他或许会给绕膝的儿孙们,说起68年前那场惨烈的战役。

孙占元牺牲时,年仅27岁。曹光福与他同岁,同属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3营。出生于湖北随县的曹光福,经历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1948年4月,他加入志愿军十五军45师135团3营机枪连任机枪手。1951年,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在朝鲜战场上正面和“联合国军”展开激烈的战斗。

今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在湖北荆门东宝区的一处新建小区内,见到了95岁的曹光福老人。刚出电梯门,老人就已经等在了楼道口,像是等不及要讲述过往的烽火岁月。在他家的入门处,贴着一张塑封的A4纸,上面记载着老人一生的荣耀:5枚奖章和兵役证,见证他所经历过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和抗美援朝作战。在这些功勋的印迹旁边,贴着一枚崭新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纪念章。

他的战友孙占元,与他一样久经沙场,曾参战淮海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并在中原解放汤阴和淇县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孙占元是一个特别关心爱护战士的老兵,行军中,他常帮别人扛枪、背米袋,宿营时为战友们补衣服、钉鞋带,还常常用自己不多的津贴为战士们购买日用品、救济有困难的家庭,深受同志们的喜爱和尊敬。”曹光福回忆说。

共赴朝鲜,鸭绿江畔结下战友情谊

曾经,出生小山村的曹光福,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战士,而彼时,他同样没有料到,自己的从军足迹会去到异国他乡,还会跟战斗英雄孙占元成为生死与共的战友。

1951年初,作为机枪手的曹光福敏锐地发现,部队开始换装备。以前使用的马克沁重机枪和汉阳造步枪等,都换成了先进的苏联造。战士们甚至蒙着眼睛训练卸枪,适应新武器,他隐约感觉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不久之后,他就随所在部队奔赴鸭绿江边集结。而同年的3月,孙占元也已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3营,准备赴朝作战,两人在滚滚江水之畔,结下战友之谊。

当时,江上的铁桥已被炸毁,他们搭起浮桥悄悄行进。敌人的飞机在头顶上轮番轰炸,身边不时响起重物沉水的响声。

渡过鸭绿江后,战士们猫进约半米深、1米宽的战壕里,飞机丢下炸弹,战壕边尘土飞扬,劈头盖脸,飞机一过,大家抖抖头上的土又爬起来继续战斗。

两天两夜的轰炸后,曹光福抬头一望,原来茂盛的树枝变成了光秃的树干,树干上挂满了破碎的衣服。

颜值太高,英勇战士外号竟叫“老美”

战事吃紧,炮声轰隆,白天黑夜,仿佛24小时都在战斗,而曹光福印象最深刻的,是北国那刺骨的寒冷。

“比起先来的那些战士,我们已经很幸运了。有军大衣穿,还有毛皮鞋,有马裤。”但即便这样也还是冷,4斤重的被子,要是在防空洞,大家就两个人钻一个被窝,两床被子叠着盖。

“你看他右脸颊,那是在朝鲜负的伤。”老伴卢年芝指着曹光福的脸颊,跟楚天都市报记者说道,但曹老立刻摆手打断了她,“这有什么好说的,多少人在战场牺牲了呢”。

记者追问之下,才知道,曹光福当时因炸弹碎片而受伤,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了一个月,之后又重返战场。现在看上去,只有一道浅淡的伤痕,但当时,他一度血流满面,吞咽困难。

在朝作战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后方的支援以及朝鲜人民的友好,让曹光福记忆犹新。他回忆道,有一次,部队借宿在朝鲜百姓家,这家人让战士们睡在靠门那一边的炕上,自己一家人缩在角落里。战士们先没明白,翻译解释了之后,才知道,门口的炕靠近柴火灶,热量大,更暖和,这是朝鲜人民热乎乎的一片心。

由于作战英勇,曹光福很快由副排长升任排长,而孙占元也几乎同时,成为了所在排的排长。在朝鲜,曹光福曾和孙占元睡过一个防空洞,在同一个战壕战斗。在他的记忆中,孙占元个子不高,性格很好,大家平时都叫他“老美”。“不是‘美国’那个老美,好像是北方的方言,是说这个人很好、长得帅的意思,也不知道是哪个开始这样叫他,大家就都跟着叫。”

舍身为国,他们是心中永远的英雄

进入阵地战之后,敌军凭借空中优势,对我军阵地、交通要道、铁道桥梁狂轰滥炸,企图通过“绞杀战”切断志愿军的供给。

这时,曹光福所在部队计划加强独立高炮营建设,决定利用高射炮打击敌人。部队抽调300名排级以上干部加强独立高炮营建设,曹光福成为其中一员,也从前线转入了后方高炮营作储备。

不久之后,上甘岭战役打响了。1952年10月14日,在上甘岭战役反击597.9高地2号阵地的战斗中,孙占元率全排担任突击作战任务。据史料记载,当日17时30分,孙占元带领突击排进入主峰2号阵地的坑道内,隐蔽待击。19时,他跃出坑道,率部发起猛烈冲击,但被敌军4个火力点拦阻,伏卧在地。孙占元当即用机枪掩护,并带领突击排迎着震天动地的爆炸声迅猛向前,又连续爆破几个敌火力点,很快控制了局面。

此后,敌军向孙占元率领的突击排连续发动疯狂地反击,孙占元沉着指挥,以坑道为依托,以烟尘作掩护,把冲上来的敌军一次又一次打回去。战斗中,孙占元腿部负伤,为了不影响士气,他一声不吭。战友易才学发现排长声音颤抖,脸色不对,仔细一看,原来孙占元的腿被打断了,身边的泥土被鲜血染红。山下,敌军又开始反击。孙占元当即命易才学去爆破敌军最后一个火力发射点,自己则强忍剧痛,朝敌军猛烈开火,实施掩护。

易才学乘机跳上石崖,几个箭步绕到敌军火力点的侧后,迅速将手雷投了进去,随即翻身跃起,把机枪往沙袋上一放,对着残存的敌军猛扫,直到全部消灭。

当敌人从侧面再次涌入阵地时,双腿严重受伤的孙占元毫不犹豫抱起捆在一起的6颗手榴弹,从山坡上滚入敌群,与8个敌人同归于尽,为后续部队扫清了障碍,顺利完成了突击任务。

除了孙占元,曹光福入伍时一直带他的老班长黄财也在朝鲜战场牺牲了。回忆起这些血泪战争经历,曹光福眼含热泪,声音哽咽:“他们是让人敬佩的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