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个好的缝纫师,怎能当一个好的牙医”

共青团中央 2020-10-08 22:31

来源:微信公众号“四川大学”(ID:scuweixin)、“中华全国学联”(ID:zhqgxslhh),作者:大川

据说

织毛衣,雕粉笔,刻橡皮

……

都是口腔学子的修炼必经路?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

口腔医学生的“巧手养成记”

为训练学生手部灵活性、提前为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及科研打下基础,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开设了口腔临床前技能训练系列课程。

从大一到大三,该课程贯穿于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度就像“打怪兽”一样节节攀升。

Round1:

手部技能初训练

大一进行手部技能初训练,通过织毛衣、用镊子绣十字绣、雕刻粉笔等,提升同学们手部操作的灵活性,培养精细用手的习惯。

从选针选毛线开始,同学们一步一步地学习起针、收针、上针、下针……

自从学了口腔医学,原来大大咧咧的男孩子,也开始拿起针线,做起了手艺活!

织完毛衣还得学雕粉笔!高脚杯、锁链、DNA螺旋、小人、玫瑰花……同学们总是能发散思维,超额完成课堂要求~

Round2:

口腔素描课

大二开展口腔素描课,通过绘制口腔颌面部解剖基础结构,包括牙体、颌骨、颞下颌关节、面部肌肉等结构,培养学生们对口颌面部解剖结构的观察能力,并提升素描能力。

首先,画它一大本牙齿外形再说!

画完局部画整体,据华西口腔的同学们说,那段时间看谁都“像看个骨架子"。

掌握好基础的牙齿形态和颅骨形态绘画后,再加上肌肉,通过临摹真人的图像,进一步巩固颅骨比例。

Round3:

口腔解剖生理学

大三进军“口腔解剖生理学”,学习口颌面部的理论知识、观察牙齿及颌面部标本、绘制牙列与咬合图、雕刻牙齿等,进一步掌握口颌面部的相关解剖结构和牙齿生理。

经过了大一大二理论知识、手部训练的的铺垫,现在,上牙!用蜡块进行3D雕刻训练!

Round4:

走进临床——手部技能训练进阶!

在大三学期,同学们可以运用到口腔医生临床上常用装备“手机”(一个可以磨硬物的神奇装备),更加真实地模拟临床上操作。

牙科仿真模拟机(MOOG)趣味牙科训练是其一。

同学们通过“手机”,磨硬质板上的形状。所有的字母数字都有其特殊性,有的直、有的弯,有的开放、有的闭合,这些都是模拟将来临床上会遇到的情况。

练习前的坑坑洼洼(左),练习后的底平壁直(右)

趣味雕鸡蛋训练是其二,除了进行艺术创作,还对同学们手的稳定性要求极高。(毕竟手一抖,鸡蛋就坏了......)

激发兴趣:

从课堂走向生活

实践!实践!再实践!

当课堂上被激发的兴趣走向了日常生活,雕牙、雕鸡蛋已经不能满足口腔同学的野心,他们甚至对橡皮伸出了“魔爪”,做起了印章。

不仅如此,同学们还通过做装饰品、做小玩偶等,积极创造美好生活的点缀。

巧手背后:

专业、严谨、细致

“课程不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其转变思维,从课程中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任课老师李晓箐介绍,在学院和学校的支持下,教研室的老师们每年都在完善和改进课程内容。

“好多同学从一开始连刀都分不清正反,最后能在临床上独当一面。见证这么多学生的成长,感觉欣喜异常。”余丽霞老师说道。

余丽霞(右一)与同学们在课堂上

环环相扣的课程不仅锻炼了“手上功夫”,还提升了同学们的医学生素养——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和每一个步骤。

你的专业还有什么有趣的实践课程吗?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编  辑丨陈 葵(中建铁投集团团委)

校  对丨郁惠颖

校  审丨王 珊、钟玥伶

值班编委丨吕通义

点亮“在看”,快来分享你的巧手经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