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记者黄艳平、通讯员谢远道)时近初秋,枣阳市兴隆镇红花村冬枣基地,露红的枣子压弯枝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枣香。过去,枣阳枣商品化程度不高,而今多个乡镇引进懒汉冬枣和中华蟠枣,改善枣阳枣的性能,提高市场化程度。目前,推广种植面积已近2000亩,种枣农户200多户。
基地老板赵建军介绍,枣阳枣“红”了,还缘于枣阳市七哥枣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静萍的坚持。
2013年开始,李静萍多次去山西学习,请专家根据枣阳的土质、气候挑选合适的品种,最终选定山西省临猗县的懒汉冬枣和中华蟠枣。2017年,枣阳市七哥枣业专业合作社成立。枣阳市政府相关部门将试种枣树列入“绿满枣阳”工程,引导农户利用空闲地栽枣。每年秋冬,举办培训班,请山西专家、本地枣农授课。
李静萍介绍,枣阳引进的冬枣属三代冬枣系列新品种,成熟时间比一代冬枣早20天。该品种适应性广,抗盐碱、耐瘠薄、抗旱耐涝,适合平原、荒坡、山地种植,最适合在北纬30°至37°、年光照时长2000小时以上、海拔300至1800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0℃至18℃的地区生长。三代冬枣坐果率高,而且基本不用疏果,节省人力。
“懒汉冬枣适合‘懒汉’种。”李静萍打趣道,可省去部分人工和70%的农药化肥投入,一亩枣园可节约3000元投入,当年嫁接当年即可挂果,第二年后亩产可达3000公斤,经济效益好。现在有不少城里人慕名来枣阳采枣,网上订购,精品5斤装价格7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