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光电上线ERP、MES等管理系统,无缝连接产销各环节——工厂“神经系统”显智能

湖北日报 2020-09-17 09:0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阅读提要

生产手机高技术配件的五方光电,因为管理手段传统,出现信息、产品、责任等三大“黑箱”。通过上线ERP、MES等管理系统,其“神经系统”变得非常敏锐,让生产各环节前所未有地通畅。

9月17日,总部位于荆州的湖北五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方光电”)迎来登陆A股市场一周年。

这是一家长年与“光”打交道的企业,主要产品——红外截止滤光片,系手机摄像头核心部件。手机拍照是否逼真,取决于滤光片的透光性能。

成立11年,五方光电一路“追光”,技术不断成熟。然而,它曾面临三大“黑箱”——信息“黑箱”,人、财、物各自为阵,生产停留在传统的人工报单;产品“黑箱”,生产数量人工盘存,呆滞品无人过问;责任“黑箱”,出现质量问题却难以追溯。

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并不只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2016年起,五方光电接连引入ERP、MES等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装上反应灵敏的“神经系统”,“三大黑箱”成为历史,企业变得更强更壮了。

信息,瞬时互通

9月11日9时许,五方光电销售部华南业务课业务助理万葵接到重庆一家客户的订单——数十万片滤光片。

打开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万葵录入信息。生产管理部门同步得到订单信息,着手备料。

有时,万葵一天接到十几个订单。没用ERP系统前,她只能上午、下午,各提交一次订单。那时,销售部门不清楚库存、生产部门不知道订单,互为信息“孤岛”。

2016年,ERP系统在五方光电上线,产、销、存之间被精准连接,数据即时上传、共享,生产管控开始精细化。

有了ERP,财务人员就能更“能干”了。“过去手工统计报表,纸质单据容易丢失,错漏也时有发生。”财务部成本课长吴南说,有了ERP,现在每天都能精准计算出当天的投入产出比。

信息“黑箱”,还存在于总部与子公司之间。

企业项目经理杨锋介绍,五方光电位于苏州的子公司,以前与荆州总部是独立核算,上市后需要财务合并,财务人员要加班半个月才能完成,准确率还欠佳。“现在ERP系统里,所有数据一目了然,自动分类、合并。”

呆滞品货架,渐成空架

五方光电去年销售7.3亿元,主要服务华为、小米等知名手机品牌厂家。眼下,手机快步更新换代,滤光片变得更小、更薄。目前,五方光电生产的滤光片,最小的长宽均2毫米,最薄仅0.1毫米。

在这个夏天前,镀膜车间数据管理班长周念念最头疼的,就是每天早上的纯手工盘存。一到7点,所有人停工,开始盘点已生产多少、库存还有多少。“产品小又薄,完成盘点起码得1个小时。有时出错,得加班反复核对。”

除了盘存,还有个角落,也让她不放心——呆滞品货架。呆滞品并非残次品,而是生产过多、客户暂时不需要的产品,或外观不达标的产品等。“每个月会新增四五批呆滞品,没人过问。久而久之,大家就把处理不了的产品丢进去,几乎成了垃圾箱,既存在风险,又损耗成本。”

7月,五方光电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上线,周念念的眉头舒展了。五方光电MES项目经理黄祥中介绍说,MES系统实现了生产现场数据实时化,提高了在制品盘点效率,并减少在制品库存。

现在,周念念每天只用花几分钟盘存。MES系统里清楚显示每一批次产品在哪一工序停留,且不允许产品超过48小时无人过问。“上个月处理了11个批次的呆滞品,这个货架慢慢缩小,以后会清空,因为MES系统指导下的精准生产,不会出现生产过多的情况。”

10亿滤光片,片片可追溯

10亿片,这是五方光电滤光片去年的产量。

手机厂商一旦发现手机质量问题,就倒查供应链。“查到滤光片环节,我们无法申诉,只能认赔,因为难以判断问题是不是出在自己厂里。”杨锋说,镀膜是核心工艺,五方光电有120多台镀膜机,很难排查是哪台镀膜机、哪位员工生产的。

MES系统上线后,随时追溯变成现实。上月底,一家南昌的客户投诉“滤光片发生偏移”。样品被带回后,MES系统还原了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当时的生产环境、机台、人员、辅料等。

“结论是,我们检测的偏移值在误差范围内,是检测设备不同出现的问题。”有了证据,就有理有据地沟通,与客户达成和解,同时尽量选取一致检测仪器,避免发生类似问题。

杨锋说,年内MES系统将覆盖五方光电所有车间,整体运行效率将提升30%。未来,ERP系统与MES系统全面对接,智能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

专家观点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匡绪辉:痛点入手 有的放矢

五方光电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制造企业的“两化融合”应该起步于何处。

一个个“黑箱”,就是一个个痛点、问题。随着经营规模扩大,五方光电越来越感觉到被掣肘:生产数据不透明、无法实时掌握生产进度、总部与子公司难以财务协同、质量追溯无法实现。

五方光电选择先上线ERP系统,再布局MES系统,逐步打通人、财、物和产、销、存之间的信息孤岛,企业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平衡。从问题出发,五方光电“两化融合”步伐走得稳健、扎实。所以,“两化融合”之路不需要走得很“高大上”,而应始于问题导向,抱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始,融合才会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