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中医医院成功实施多例小儿急危重症外科手术

荆楚网 2020-09-16 00:17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张彤)9月15日,笔者从荆门市中医医院获悉,自今年8月以来,该院普外科与麻醉科完美配合,连续成功完成多例小儿急危重症外科手术。其中梅克尔憩室穿孔导致昏迷的3岁女童,被完美救治;而一早产2个月的患儿,手术时出生仅2个月零10天,是目前为止荆门市接受外科手术中年龄最小的早产患儿。以上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在儿童外科领域已跨入成熟技术行列。

紧急施术 垂危梅克尔憩室穿孔幼童获救

8月19日,一名3岁曾姓女孩腹部肿胀如鼓,高烧,呈半昏迷状态,情况危急。

普外科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安排患儿进行CT检查,同时进行术前准备。看到CT影像后,初步怀疑患儿是“消化道穿孔”,需立即手术。

为了确保手术的精准,手术团队进行了术前腹腔镜探查。在探查时,凭着职业的敏感,主刀医生发现孩子的病情并不简单,她患的是“梅克尔憩室”,即卵黄管发育不全引起的肠道先天畸形,位置在距回肠末端约20厘米处。该症状隐蔽性较高,潜在危害大,发生率仅为1%-3%。而且,由于孩子系膜韧带严重粘连卡顿,导致了重度肠梗阻,最终畸形肠壁(憩室)处已穿孔,粪便从破孔口溢出对腹腔造成污染,现已引发感染并伴高烧休克。

手术时,手术团队采用了经典的脐部双切口微创技术。考虑到女孩今后的腹部美观问题,唐涛小心地避开了重要血管,顺利完成了腹腔清创、畸形肠管和狭窄部的切除、吻合术等复杂程序,时间严格管控在2个小时以内。

这次手术成功的案例被分享到了武汉市儿童医院,得到了该院泌尿外科专家王军的高度认可和肯定,称“方案缜密,技术纯熟。”

如今,恢复良好的小姑娘即将康复出院。

方寸之间 荆门市最小早产患儿成功手术

8月16日,早产男婴管某某因右侧腹股沟斜疝入住荆门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手术定在了8月17日。但由于患儿出生仅2个月零10天,生理机能极为低下,如此羸弱的孩子动刀风险极大,需要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这对手术和麻醉两项技术均提出了硬性要求。普外科会同麻醉科开展术前讨论,普外科拿出了周密的微创手术方案,麻醉科也最终敲定喉罩吸入全身麻醉方案来配合手术。

手术时,考虑到患儿腹腔空间较小,为便于操作,普外科采用了气腹扩充技术。同时,借鉴了国外经验,让助手用手揪住孩子的肚皮皮肤为手术尽可能的再争取点操作空间。凭借过硬的技术,最终在30分钟内用脐部双切口微创方法,在间距仅相当于成人拳头大小空间内成功地完成了手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于8月18日顺利出院。

  精心医治 斜疝男童顺利出院

8月20日,一名2岁4个月的贾姓男孩被收入市中医医院儿科,其初步检查结果疑为右腹股沟嵌顿疝,转入普外科实施手术。

在术中探查时,主刀医生发现该男孩为双侧腹股沟斜疝,伴双侧睾丸积液,右侧精索鞘膜肿瘤,而肿瘤位于阴囊鞘膜内,厚约9毫米,比正常的鞘膜壁厚了七八毫米,填满了阴囊,导致睾丸无法复位。

复杂情况没有难倒手术医生,经过精心剔除和紧张清理,不到2个小时,患儿嵌顿的睾丸恢复至正常位置。术后五天,孩子顺利出院。

在以上3例儿童外科手术前后,荆门市中医医院相关科室在治疗过程中均对患儿使用了芒硝、龙胆泄肝汤等中药处方,其消肿、清肝利水和软坚散结的效果较为显著,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技术优势与特点。

随着医学学科不断细分,学科之间融合交叉并以一定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外医院不断探索实践的医学新模式。荆门市中医医院成功实施多例小儿外科手术,不仅证明了该院在小儿外科技术领域的成熟,更加说明了各学科的完美配合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为最小早产儿手术时,既要求喉罩麻醉控制在半个小时,还要求静脉注射的时间也同步。麻醉与手术配合默契、相互依赖,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