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圣地武当山
总是充满着传奇色彩
正如千百年来无数
在此隐居修道的人一样
它仿佛永远隐匿在
厚重层叠的烟云之中
时隐时现……
提起武当山著名的宫观
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
已为众人所熟知
但在五龙峰山麓旁
还有一座雄壮的道观
它依山而建,古韵悠悠
在苍古与灵秀之中
透出一份道法自然的清净与和谐
它,就是五龙宫!
如今
人们即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9月8日上午
武当山五龙宫遗址
考古发掘开工仪式
在五龙宫景区举行
▲开工仪式现场
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四级调研员张君,省博物馆副馆长、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运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立志,人文学院院长黄永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市博物馆、武当山特区工委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开工仪式。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考古所副所长 罗运兵
▲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陈惠民
开工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前往五龙宫遗址进行现场考察。
据了解,本次考古发掘由湖北省文物考古所负责,十堰市博物馆、武当山文物宗教局协助。根据国家文物局意见,计划2020年对五龙宫中宫南厢房以及南宫内东院进行试发掘。发掘区所在的东院内有南厢房、日月池、大殿等建筑。根据现场测量数据,本次遗址发掘区域南北长约95米,东西宽约53米,计划实际发掘5000平方米。待试掘区域得到国家局验收后,在对五龙宫进行全面考古清理、发掘。
五龙宫遗址的考古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除了考古发掘,考古队还对沿着五龙宫至金顶的古神道和古路网进行“线状调查”,对五龙宫周围可能存在的重要遗物进行采集,对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和香客信众留下的大量史料及铭刻材料记载进行整理。
本次考古发掘是为了配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五龙宫开展的一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未来将利用考古成果来为五龙宫遗址的永续保护和修缮提供详实依据,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对相关所涉学术问题的深入研究,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武当山考古和武当山文化做好基础准备。提升武当山文物保护力度,提高武当山学术水平,促进地方文旅事业建设与发展。
五龙宫
武当山五龙宫,全称“大五龙灵应万寿宫”“兴圣五龙宫”,共建有宫观庙宇850间,规模一度庞大,被列为武当山建筑最早的九宫之一。五龙宫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均州守姚简奉旨上山祷雨应验,后就其地建“五龙祠”。五龙宫成为武当山古建筑中,第一座由皇帝下旨敕建的宫观。
五龙宫位于五龙峰山麓的一个凹谷内,遗址坐西朝东,西依灵应峰和五龙峰,南北两侧环绕伏龙峰。宫前为磨针涧,涧后正对金锁峰,南面遥对武当山主峰天柱峰。
五龙宫由中宫、南宫、北宫组成的宫殿区以及真官堂至宫门之间的长约180米的步道组成,另宫外还有五龙行宫、仁威观、姥姆祠、自然庵、凌虚岩等五龙宫附属宮观。历经唐、宋、元、明几代修缮,因历史原因,五龙宫现存古建筑仅剩龙虎殿、御碑亭、隐壁墙及西宫部分建筑。著名高道尹喜,陈抟,李素希等均在此修炼过。
1994年,五龙宫随同武当山古建筑群一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五龙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悠悠千年
五龙宫像一颗闪亮的珍珠
镶嵌于武当山的群山峻岭之间
用自身的故事述说着沧桑岁月
等待世人揭开其神秘面纱
探索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