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杨荣峰)宝宝取名中间字为“王子”(拼音 zǐ),寓意孩子是家里的小王子,市民黄女士给儿子取了这个带着浓浓爱意的名字,没想到却四处碰壁——办理出生证明时无法识别,只好改为“秄”,上户口时得知公安系统可以识别“ ”,欣喜地改回了“王子”,未料前往银行大厅办理社保卡时,银行系统又无法识别“王子”,只得通过社保处特殊制卡流程制卡,需耗时30个工作日。
黄女士不解,上户口时可以识别的字,为何在其他部门却屡屡被拒绝?她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留言反映这件事,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
开出生证明、办社保卡因生僻字受阻
5月29日,黄女士的孩子出生了,孩子是个男孩,一家人给儿子取名,中间字用了“㺭 ”。
由于“王子”为生僻字,医院办理出生证明时,系统无法识别“王子”字,黄女士一家只得用“秄”代替。但后续为孩子办理户口时,黄女士发现,派出所的电脑可以识别“王子”,便在户口登记上将“秄”改回了“王子”。
8月25日,生僻字的麻烦再次降临。当天上午,周女士前往红旗渠路一家银行办理社保卡时,被工作人员告知,“王子”为生僻字,银行系统无法识别。
无奈之下,黄女士只得向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求助,江汉社保处表示,可以为其办理特殊制卡。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不同于银行大厅内即办即领,在社保大厅内办理社保卡,需要30个工作日。江汉社保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银行系统无法识别生僻字,社保处只能自己在系统中将这个生僻字单独造出来,再为其制作社保卡。
公安人口信息库收录5000余生僻字
出生证明、户口本、社保卡,一路下来,黄女士直言很折腾。
黄女士说,“王子”字寓意孩子是家里的小王子,表明性别又带着全家的爱。这个字,饱含浓浓爱意,实在不舍得再次改掉。
黄女士很疑惑,为什么只有公安部门的系统可以识别“王子”,其他部门为何识别不了呢?
对此,记者了解到,有媒体报道,为解决办理户籍和居民身份证有关业务中遇到的姓名生僻字等问题,公安部从2004年持续开展全面深入调研,不断收集整理户籍登记信息中使用的生僻字,组织研发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生僻字统一解决方案,建立了公安人口信息库专用字库,经多次升级,收录汉字数量达到7.2万余个,其中收录生僻字5000余个。
2016年7月,公安部联合工信部、人社部、住建部、人民银行、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推动姓名中含有生僻字的身份证在各用证部门特别是基层窗口单位全面正常使用。
解决生僻字之困需各部门协同推进
记者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了解到,含有生僻字的姓名,虽然可以在公安部门的信息库中查询到并办理各项身份户籍业务,但不代表其他部门同样就能办。
例如,目前居民身份证中的生僻字在社会应用时,存在身份证阅读器不能显示生僻字现象,主要原因不是身份证阅读器的问题,而是与阅读器相连的计算机设备操作系统(自带)的字库缺省这个生僻字,无法将阅读器读出的代码用文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近年来,市公安局也在持续向其他各部门、行业呼吁、宣传,促进生僻字的收录更新。
针对办理出生证明和在银行大厅内办理社保卡时无法识别生僻字问题,记者采访市卫健委、汉口银行、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
2018年,公安部在中国政府网上回复网友相关提问时表示,彻底解决目前社会存在的姓名冷僻字问题,是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协同推进。公安部多次协调各相关部门,组织召开座谈会,联合下发通知,推动国家汉字编码标准和《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实施。据了解,相关部门和行业单位正在积极升级信息系统,力争全面覆盖国家汉字编码标准,努力解决信息系统中冷僻字识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