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8月21日讯(记者占思柳 欧阳崧)“武汉虽然经历了疫情,但是现在看到市民们安居乐业,跟我上次回武汉探亲时基本没有区别,除了每位市民都自觉戴着口罩。”8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下,看着正在晨练的民众十分感慨,“这是我今年首次回武汉,没想到武汉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武汉现在是一座安全的城市,欢迎更多外地游客到武汉来看看。”
当天,在长江日报云端大讲堂《百年变局》主题演讲开始前,金灿荣来到武汉长江大桥、江汉关博物馆和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等处参观调研,感受武汉疫后恢复情况,并和武汉市民座谈。
金灿荣在长江日报云端大讲堂作《百年变局》主题演讲。记者陈亮摄
武汉人民关键时刻顶得上去
早上,记者提议去马路边早餐店过早时,金灿荣欣然同意:“我当然是要吃热干面的!”8时许,汉口永清路上,不少市民在热干面摊点前排队,金灿荣买了一份热干面、一碗蛋酒、一杯绿豆汤,端到马路边的塑料板凳上,吃得满头大汗。“是那个味!”
金灿荣是武汉人,每年都会回家几次探望母亲。去年12月,他曾回汉省亲,还准备春节回家过年,但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他没能回家。整个疫情防控期间,金灿荣时刻牵挂着武汉和家人。“我几乎每天都会关注武汉疫情情况,打电话安慰家人,祈祷疫情能够快点过去,并给武汉的家人寄送口罩,当时确实比较艰难。”
在金灿荣看来,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黑天鹅”事件,但武汉已经挺过来了。“武汉应对疫情的措施,让外国民众感到不可思议,特别是暂时关闭离汉通道,让人看到政府部门的决心和组织动员能力。”
“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与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分不开。”金灿荣表示,武汉人在疫情中非常自律,也体现了良好的互帮互助精神。“武汉人关键时刻能够顶得上去,武汉人民确实是英雄的人民。”
武汉城市的力量和精神犹在
早上9时许,金灿荣来到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江边,已有不少市民在跳广场舞,微风拂面,金灿荣感叹:“武汉人真的很懂生活,也很会生活。”
驻足在武汉长江大桥下,桥墩坚固,江水雄浑,金灿荣指着远方,一一数出武汉长江二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当得知武汉已有11座长江大桥时,他笑着说:“我们以前有句话说,建好九座长江大桥,武汉就能腾飞!看来现在已经飞了。”
江汉关博物馆陈列分为“汉口开埠”“艰难跋涉”“走向辉煌”三个单元,全景展示武汉开埠设关后的历史以及武汉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在参观过程中,金灿荣对“汉口租界的国别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感触很深:“从‘被迫西化’到‘向西方学习’,再到‘快速发展’,武汉成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百年之内,巨变已发生。”
金灿荣来到八七会议旧址纪念馆参观,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而出席这次会议的21位代表中有两位是湖北人。参观完后,金灿荣表示,武汉开埠较早,涌现出了不少革命先驱,在中国近现代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中,武汉都起到了先驱和核心作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再让武汉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无论是武汉政府的应对,还是武汉人的牺牲和奉献,都说明武汉城市的力量和精神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