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荷大熊猫宝宝取名“梵星”,还有“福虎”“林冰”…… 海外出生的熊猫宝宝取名有啥讲究

长江日报 2020-08-19 11:14

这张2020年7月拍摄的视频截图显示的是新生大熊猫宝宝和妈妈“武雯”在荷兰欧维汉兹动物园产房内休息。

韩国京畿道龙仁市的爱宝乐园里拍摄的熊猫妈妈“爱宝”和刚刚诞生的熊猫宝宝。(7月20日摄)

8月14日,荷兰出生满百天的大熊猫宝宝获名“梵星”。不少网友赞叹:“名字真好听”“好有艺术气息的名字”……同时,也有网友好奇问道,旅居全球的大熊猫都是怎么取中文名字的?有没有什么讲究?

据媒体报道,海外熊猫宝宝的命名需经中国政府授权,所在国与中方协商后提出候选名称,一般由民众投票产生。且会按照中国传统,等到熊猫幼崽“百日”时,公布投票结果,为其正式命名。

不过也有被直接命名的时候。如2015年,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一只熊猫幼崽就由中美两国第一夫人共同决定取名为“贝贝”。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近些年来,海外熊猫宝宝命名越来越多元化。

结合传统文化特色取名

2010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出生的中国大熊猫幼仔举行命名仪式,经奥地利民众投票和中国政府认可,这只大熊猫宝宝利用中文谐音取名“福虎(FuHu)”。“福虎”意为“幸福之虎”,当年正逢中国虎年,以虎为名,寄托了中国人民希望它健康、强壮和充满活力的美好愿望。

同样情况的还有“福龙”。2009年,奥地利人为中国大熊猫宝宝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福龙”,意为幸福之龙。

根据父姓或母姓,再结合当地文化来取名。

今年在荷兰出生的“梵星”,“梵”字取自大名鼎鼎的荷兰籍画家梵高,代表出生地荷兰,也形容草木茂盛,寓意生机活力;“星”字取自大熊猫爸爸“星雅”的姓,寓意希望和方向,也使人联想到梵高的名作《星空》。

类似的还有2009年出生在泰国的熊猫“林冰”,是取其母“林惠”和清迈滨河的谐音合并而成,凝结了中泰两国的深厚友谊。

随着“兄弟姊妹”的名字来

旅居比利时的双胞胎大熊猫“宝弟”和“宝妹”则是随了“哥哥”的名字。

2019年10月29日,比利时天堂动物园通过社交媒体邀请粉丝们为大熊猫双胞胎宝宝取名。备选名字由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和天堂动物园分别给出,再交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确认,最终“宝弟”和“宝妹”得票最高胜出,意为同是旅居比利时的雄性大熊猫“天宝”的“弟弟和妹妹”。

更多的名字侧重寄托美好寓意

2016年,马来西亚为在马出生的大熊猫宝宝取名为“暖暖”,象征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密切的双边关系。

同年,在加拿大的两只熊猫幼崽被正式命名为“加盼盼”和“加悦悦”,分别寓意“加拿大的希望”和“加拿大的欢乐”。

2017年,德国为一对大熊猫双胞胎取名“梦想”和“梦圆”,蕴含“梦想成真”之义,希望中德两国人民友谊不断结出新硕果。

也是在同一年,在法国出生的第一只大熊猫幼崽被正式命名为“圆梦”,寓意梦想成真。

2019年8月,由中国旅马大熊猫“兴兴”和“靓靓”所生的第二只雌性大熊猫宝宝被正式命名为“谊谊”,象征友谊,希望能进一步巩固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友谊。

链接>>>

截至2018年

58只大熊猫出国“深造”

凭借憨态可掬的身形和与生俱来的萌态,中国大熊猫在全世界吸粉无数,同时在中国对外交往中扮演着“友谊大使”的角色,成为最具认知度的中国符号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以赠送为主。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于动物保护考虑,我国开始以科研为目的开展合作繁殖计划,将熊猫送出国10—15年左右,这些大熊猫及其所生幼崽的所有权都归中国。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全球共繁殖大熊猫37胎60只,存活57只,全球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600只。

截至2018年,我国与韩国、日本、美国、德国等17个国家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项目。在外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大熊猫数量58只,在国外繁育存活大熊猫幼崽47只。

(长江日报记者李玉莹整合 来源:新华社 央视 经济日报 新民周刊 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