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早该断了“大胃王”吃播的网红路

楚天都市报 2020-08-18 07:44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屈旌

开栏的话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一粒谷,千滴汗。为鞭挞浪费粮食的丑恶现象,给爱惜粮食的行动加油,本报特开设“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评论专栏。让拒绝“剩宴”,从每一个人开始。

昨天,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表示,坚决禁止在直播中出现假吃、催吐等铺张浪费的直播行为。连日来,微博、斗鱼、抖音、快手等平台纷纷表示,整治处罚此类行为。(据8月15日《中国消费者报》)

“吃播”最初兴起,是教大家做美食,吃美食,传播和丰富美食文化。后来,一些独居、减肥的人发现,看人吃饭很减压,有被陪伴的感觉,“吃播”便具备了情感慰藉的功能。为了快速博出位,部分“吃播”走上了歪门邪道,开始拼生猛、拼奇怪,其中门槛最低的“大胃王”吃播开始风靡,而且越来越失控。从一人吃一盆,一人吃一桌,到一人吃一车,明显超出了常识。

早有行业者揭秘,镜头前的“大胃王”多数是靠假动作加技术剪辑,要么就是吃完催吐,吐了再吃。虽然说起来恶心,但因简单粗暴,能够短时间内攫取流量赚钱,效仿者反而越来越多。

在这种直播里,我们已经完全看不到享受美食的快乐了,有的只是胡吃海塞、毫无节制的感官刺激。不少“吃播”主播都是疾病缠身,沈阳30岁的“吃播”博主王先生,播了半年,体重飙升40公斤,今年6月末,在准备直播时,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拼了命”地去吃,红着眼地去看,一时的猎奇和宣泄背后,是愈发空虚的精神和被损害的身体。

整顿“大胃王”式的吃播,其本质是纠正对粮食和食物生产缺乏尊重和敬畏的错误意识。近年来,网络上有句话很流行:“都怪袁隆平让你们吃得太饱。”可见,吃饱没问题,甚至可以吃太饱,是大家对于目前我国粮食现状的普遍认识。中国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在不缺乏食物的环境里呆得太久,没有“吃不饱”的紧迫感。但事实上,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粮食安全的弦不可松懈。而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本身就是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应该坚持和发扬。

所以,拒绝“大胃王”式暴食,不仅仅是在镜头里,也应贯彻于生活之中。吃饭不是摆谱作秀,好好吃饭才能好好享受生活。舌尖上的美味,均为自然馈赠,悉心料理,用心对待,才能感受身心的愉悦,才对得起生产者的辛劳。无论是一人独食,两人对坐,还是全家围坐,在餐桌上好好体会美味带来的幸福感、真情分享的满足感,难道不比隔着手机看人“吃到要吐”更美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