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政务窗口工作人员睡觉 ,武汉电视问政曝光政务服务不优问题

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2020-08-15 07:07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荣海 实习生季智聪 徐童 通讯员武治庸

武汉“双评议”排名,5月份武汉市政务服务与大数据局在市直部门中排名倒数第一,整改之后6月份该局的双评议排名排在倒数第三,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三,这叫整改吗?在工作时间,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有的在睡觉,有的在玩手机、剪指甲;说好的提供24小时政务服务,街道社区一些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机却成了摆设。部分农贸市场存在脏乱差,地面污水横流,暴露垃圾随处可见。

8月14日晚,由武汉市治庸问责办主办武汉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全媒体类栏目《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第十二场开考,聚焦农贸市场、小餐饮环境整治和政务服务不优的问题。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与大数据局主要负责人上台接受问政。

自助机成摆设

8月初,巡查员走访武汉市各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武昌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不动产登记的多个窗口,长时间有办事的市民聚集,一米黄线成了摆设;大厅环境嘈杂,虽有叫号系统,但无人引导有序排队。在4楼行政审批局社会事务C05窗口,因市民打印的证照水印不清晰,工作人员态度不耐烦。

在黄陂区政务服务中心,下午三点,一楼大厅内的咨询台和雷锋志愿服务岗前空无一人。在硚口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学生就业创业咨询处的窗口关着灯,无人值守。在新洲区政务服务中心,下午上班10分钟后,户政业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才拿着手机慢悠悠地走来,还有一些窗口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散漫,剪指甲、玩手机、睡觉。

工作时间,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剪指甲

为推进服务便民化,去年武汉市全面推进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建设,汉中街汉中社区是去年硚口区首个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的社区,然而,巡查员到现场看到的却是杂物堆积,地上污水横流,墙上挂着蜘蛛网,满是灰尘,墙上张贴的《工作规范》清楚写着安排人24小时负责环境卫生。

在江汉区唐家墩街的马场社区和陈家墩社区,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机上,张贴了一张机器的使用时间,是周一到周五的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江汉区唐家墩街马场社区工作人员称:“我们没有那个条件实行24小时政务服务,只能提供8小时政务服务。”在江岸区长惠社区的社区服务中心,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机处于黑屏状态,并被桌子遮挡,几位社区工作人员边玩手机边回答巡查员的提问。

中午12点半,巡查员来到新洲区阳逻街政务中心,大门紧闭。在得知巡查员需要使用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机打印后,工作人员才拿开挡门木条,并称下班时间不能打印。 下午5点过后,在武汉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巡查员发现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机出现卡顿。晚上7点多,在汉阳区四新街24小时政务服务中心,巡查员发现自助终端死机,无法操作。

【问政现场】

“看了这个曝光的短片,我心里很沉重,感到很惭愧。”坐在问政台上,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副局长陶宏斌表情严肃。

“不能光说惭愧,你平时到底管没有管啊?”主持人追问陶宏斌。陶宏斌回应称:“我们也在管,采取了相应行动,但管的力度还不够。”

政务服务不优问题

“人下班了,机器也下班了,说好的24小时政务服务,最终还是朝九晚五。”武汉市政协委员李春生发问,为啥说好的24小时政务服务就是做不好呢?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张贵达坦陈,社区安装了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机后,由于安防等没有到位,很多社区达不到4小时政务服务的要求,所以只好选择在上班时间使用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机。

去年,武汉电视问政曾经曝光了江汉区唐家墩街24小时政务服务机服务时间缩水问题。此次电视问政面对面回访发现,唐家墩街的整改效果并不尽人意。张贵达表示,下一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将和区里一道,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把24小时政务服务落实好。

农贸市场改造监管不力

今年年初,武汉启动老旧农贸市场改造工程。8月初,巡查员走访了中心城区和新城区20多家农贸市场,发现在改造过程中,部分农贸市场存在脏乱差、无人管现象。

在硚口区古田四路生鲜菜场临时菜场,巡查员发现菜场内经营户并未悬挂营业执照。江岸区二七路中胜菜场,由于无下水道和排污口,路面污水横流一片狼藉;在汉阳区,玫瑰东、西生鲜市场,暴露垃圾随处可见。

在江汉区六渡桥农贸市场,地上满是丢弃菜叶和垃圾,生鲜摊位前鱼虾内脏随地扔,招来成群苍蝇和阵阵臭味;在洪山区团结名居枫园市场,污水散发着异味,买菜的居民只能踮着脚行走;在新洲区阳逻平江集贸市场外,临时菜场的垃圾随处可见,马路旁还可以看到长时间未及时清理、晒干的鱼鳞;在黄陂区武湖生鲜市场外,由于菜场改造,摊贩们直接在街边售卖,多个活禽摊位前,动物羽毛、内脏满地都是,下水道被垃圾、杂物堵塞。巡查期间,没有看到市场管理人员的身影。

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

此外,部分农贸市场改造进展缓慢,在洪山区康福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菜场正在改造,但未见改造公示牌;汉阳区四新生鲜市场改造现场,同样没有发现工程公示牌。在硚口区汉西一路的森奈园生鲜市场,7月25日暂停经营,到现在改造还没有开始。过渡的市场占道面积大,设置了围挡帐篷,交通不便导致有人翻越围栏。市民咨询该局,该局工作人员让市民打12315。

没动工的市场让人着急,已经改造完成的就让人放心吗?巡查员在青山区三兴农贸市场看到,临近商贩收摊时,散落的垃圾未及时清理;大洲汇誉市场整顿一新,但市场外新湘路小区门口的店铺,就地买卖死鱼,满地都是蚊蝇;在硚口区太平洋农贸市场,售卖肉制品的摊位上,并未悬挂营业执照,同时在询查农贸市场进货台账时,台帐记录本为空白。

紧挨着农贸市场的小餐饮,卫生问题同样令人担忧,在黄陂区叶店农贸市场出口,一家小餐馆将炒好的菜品随意裸露放置在外;洪山区团结名居枫园市场旁边,经营者赤膊处理食物,生食、熟食、米饭无蚊蝇遮盖,垃圾遍地;汉阳玫瑰西村美食一条街,小餐饮卫生状况一样堪忧。而在巡查员走访过程中,没有看到市场管理人员现场执法管理。

【问政现场】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总经济师张新兴说,曝光的问题反映了市场监管人员作风不扎实。针对市民反映的洪山区农贸市场脏乱差的问题,洪山市场监管局局长熊启平当即表态,“明天就去现场,立行立改。”

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睡觉

“为什么好好咨询不管用,要投诉到12315才管用呢”?对此,硚口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玉红承认,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存在问题。看到曝光的短片,坐在问政台上的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刘涛叹了一声气说:“刚才看到短片有点寒心”,农贸市场及周边存在环境卫生不达标的情况,与市市场监管局的部署不到位、监管不落实有关。他表示,8月31号之前,90%以上的农贸市场改造能够完成,但还有10%的农贸市场改造可能要延迟到九月初。

农贸市场改造期间,需要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他表示,希望通过改造让农贸市场能够做到更清洁,更安全,更智慧,更靓丽,农贸市场成为武汉创建文明城市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