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三星村悄然“三变”

荆楚网 2020-06-24 22:30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赵自云)在钟祥市谈中蜂(也称中华蜜蜂、或土蜂),人们立马会想到贫困村东桥镇三星村。在荆门市委宣传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该村凭借山大林密花多的优势,短短几年间,蜜蜂发展到1150多笼,年蜂蜜产量1.2万多斤,销售收入65万元,户均收入9000余元,堪称“钟祥中蜂第一村”。

6月23日,雨后初晴,笔者穿行三星村湾落、树林间,访农户、看蜜蜂,又有新的发现——这个村庄养蜂悄然“三变”!

买蜂群“变”卖蜂群

二组贫困户李洲养蜂起步较晚。2018年秋,他在农田边意外收获了一群野中蜂,便请来扶贫工作队员杨大金到家里手把手教养殖技术,从此,他对养蜂产生了浓厚兴趣。

次年春季,李洲又花1400元从外地买回两笼。三星村鹰子崖海拔538米,与钟祥客店镇、京山杨集镇三地交界,常年有大量的野中蜂逃往山崖石壁上。2019年,不怕吃苦的李洲仅从崖壁上收拾的野中蜂就有15群(笼),这些“小精灵”被他当宝一样侍候。当年,李洲家蜂群发展到34笼。

今年春蜂群继续繁衍达到60笼。5月初,因蜂群价格合适,李洲向客店镇明灯村出售蜂群10笼,收入6000元。今年他还出售蜂蜜260斤,进账1.56万元,仅养蜂便为他家增收2万多元。进入6月下旬,若天气晴好,李洲还会采到更多的蜜。

查看蜜蜂的生长情况。通讯员供图

村党支部书记苏洪祥介绍,中蜂产业在三星村“茁壮成长”,由过去将蜂群买进来变为现在卖出去。今年上半年养殖户已向外出售蜂群100多笼,蜂农不仅能赚“蜜钱”还能赚“蜂钱”。

外出打工“变”回乡养蜂

一组贫困户刘天英是名85后,过去在广东东莞一电子厂打工,目睹了家乡中蜂产业“蜂”起云涌。去年底,她放弃打工生活,回家当起“女蜂匠”。

如今,刘天英已将蜂群由几笼发展到10笼。她算了一笔账,一笼蜂一年能正常产蜜20斤,收入1000元左右,若养蜂20笼就是2万元,加上35亩农田,两项收入5万多元,在家养蜂还能较好照护多病的公爹及儿子就学。

据统计,两三年间,三星村像刘天英一样由外出打工变返乡养蜂的中青年人有12名,还有两名回村年轻人被培养成为村级后备干部。

扶贫队员“变”销售员

“给我定5份,4斤装一提,共20斤,你带回城区付款......”笔者进行采访时,化身销售员“带货”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袁付杰的电话响个不停,大多数都是购买蜂蜜的客户打来的。据袁付杰说,仅今年,已为该村销售蜂蜜350多斤。

袁付杰说:“工作队员杨大金比他销的还要多,多达400余斤,因他出身养蜂世家,被称为养蜂专家,2018年还被钟祥市评为‘感动钟祥·最美钟祥人’,名气大的很!”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地方蜂蜜出现滞销,而三星村则是产销两旺。

目前,三星村成立钟祥市鹰子岩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鹰子崖土蜂蜜”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带动全村72户、其中贫困户32户从事养蜂,分别占总户数的70%、84%。为了壮大中蜂产业,该村里还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广种苗木,在旱地种芝麻、向日葵等开花的农作物,以增加蜜源,提高蜂蜜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