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 郭会桥
6月15日,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等联合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实施,对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零食的专门标准,也是首个关于儿童零食的标准。近年来,儿童零食受到越来越多家长重视。面对添加剂多、高油高糖、三无产品多等儿童零食市场乱象,让零食吃得放心、使零食能作为营养补充等消费需求,推动了儿童零食标准的出台。
儿童零食有了对照表
今后为孩子选零食,有标准可参考了!家长们给孩子选零食时,可直接看配料表中有没有使用防腐剂、甜味剂等。零食是正餐以外用于补充能量、平衡营养、放松心情的食品。符合《要求》的低脂、低盐、低糖零食,儿童可适当食用。
对于孩子吃零食这件事儿,家长们是又爱又恨。有的家长因工作忙,没时间给孩子做饭时,家里储备些零食,能解一时之需。“有时工作太忙,没时间做饭,就让儿子偶尔吃点面包、饼干之类的。”武汉一初慧泉一名七年级家长告诉记者,有的零食还能补充营养,像坚果、酸奶等,可以作为正餐之外的补充;而巧克力、糖果等,“偶尔吃一吃,心情还能变好”。不过,更多家长觉得,吃零食会让孩子变胖。“儿子原来只有100多斤,疫情期间因为不出门,除了吃正餐就是吃零食,一天嘴都不闲着,再加上不运动,这几个月长了快30斤。”江岸区解放中学一名家长说。
吃零食真会导致儿童肥胖吗?武汉市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周诗琼认为,零食选不好或吃不对,确实会影响健康,但不见得一定会长胖。有的孩子零食吃多了,不愿意吃饭,还会变瘦。“除了影响体重,吃零食不当还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周诗琼表示,色彩鲜艳的糖果可能含有人工色素,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导致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家长们尝试自制零食
如今,武汉市一些家长们尝试自制零食,或者购买半成品加工,这样自制的零食既能解馋,也更加健康。江汉区北湖小学一名家长说,她在网上搜索零食制作方法,目前会做蛋糕、牛轧糖、桃酥、芋圆奶茶等,用的都是天然原材料,基本不用添加剂。自从开始吃这些自制零食后,女儿很少再到外面买零食。“自制零食保质期短一点,但口感一点不差,也更安全、健康。”
“家长要有营养知识方面的储备,挑零食时就能发挥作用。”武汉市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周诗琼建议:在选购零食时,家长有三大注意,一是看配料表。配料表里标注了零食的各种成分,越多的表示成分越复杂,特别是含有人工合成添加剂的零食建议少买。其次是看各类成分排序。配料表里排第一的一般是含量最高的。比如,奶类饮料里,生牛乳排在最前面,比饮用水、甜味剂排在前面的更健康。第三是避开“三高”食品。根据《要求》,儿童零食要少糖、盐、油,选购时要注意看营养成分表中能量、脂肪等含量,比如有反式脂肪酸的不要选择。
体重不达标
升学受影响
武汉市招考办有关人士提醒,学生身体过胖或过瘦,都可能影响升学,尤其是想走舞蹈专业或想报考空军、海军、军事类院校的考生,更要平时注意体重。如面向全省初三应届毕业生招生的空飞班,要求考生体型匀称,体重一般应在标准体重的85%—120%范围内;高招时,面向高三学生招生的军校、武警院校,一般要求男生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3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女生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