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与莫砺锋对谈唐诗

楚天都市报 2020-06-07 07:27

六神磊磊

莫砺锋教授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我风 通讯员 古小朵

《唐诗三百首》里被提及最多的地名是哪里?答案竟然是南京!近日,六神磊磊前往南京,与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教授对谈唐诗,线上线下的读者都受益匪浅。

作为单篇唐诗题材文章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百万次的自媒体号“六神磊磊读唐诗”的创立者,六神磊磊用最时尚的微信语言把唐诗包装一新,将人们印象中那些“一本正经”的诗人们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这次来到南京,六神磊磊特意将唐诗和南京相结合,向观众还原了唐朝诗人在金陵的经历和心境。

唐代诗人到金陵是什么心情?为何他们到了金陵会发出相似的吟咏?在六神磊磊看来,唐朝诗人对六朝的都城金陵有着深厚的感情,唐朝诗人吟咏六朝,无外乎“怀”“叹”“伤”“恨”四种情绪,但李白则显得与众不同。“南京被认为是李白活动最多的城市,尽管他也怀,也叹,也伤,也恨,他在金陵写的诗不脱‘兴亡’二字,但是他有‘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的豪迈气,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雄浑气,还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烟火气。”

在李白所作的金陵诗中,“时有惆怅,常怀洒脱。虽然哀怨,依然慷慨。悲到极时,雄心又来。”六神磊磊认为,过去的兴亡,反而成了李白潇洒豁达的理由,历史的英雄往事,则成了他源源不绝的能量。李白一生的多面,在金陵诗中展现地淋漓尽致,凤凰台上的李白怨怅,牢骚,怀才不遇,于是他感叹“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永王船上的李白幼稚,天真,具有理想主义,所以他写了“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金陵酒肆的李白则温暖、柔情,充满着烟火气息,于是他又写成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六神磊磊说,今世之人读此诗时,李白和朋友们的举杯对饮画面依稀浮现眼前,“我喜欢的便是这么一个可爱的,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李白。”

李白和杜甫,被认为是唐代诗坛上闪耀着的两颗巨星,历史上也一直存在着“李杜之争”的论调。六神磊磊回忆自己上唐诗课的经历,“当孩子们被问到最喜欢的诗人,所有的答案都是李白。”他调侃道:“真是‘杜甫爱人民,人民爱李白。’”

“我最喜欢的唐代诗人还是杜甫!若是能穿越回唐朝,我会告诉杜甫,虽然现在你的处境如此,但是不要难过,数千年以后,你的诗为大家吟诵,大家热爱你。”六神磊磊解释说:“杜甫,不是我自己喜欢上的,而是许许多多的前辈名家引荐的,其中就包括莫砺锋老师。”他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读莫砺锋《杜甫评传》时的经历,“这本书中的很多情节,让我热泪盈眶。比如莫老师在书中写道:1973年深秋,我正在地里用镰刀割稻。忽然,一个温和、苍老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在六神磊磊看来,一个破败的茅屋里,一位青年和诗圣杜甫实现了“隔空对话”,这种经历令人动容。“伟大的诗人,他们的心境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的悲忧喜乐和我们是相通的,我们为着同样的事情而欢乐、感动,这就是读唐诗的意义。”

莫砺锋也在对谈中表示,“翻开《唐诗300首》,就会看到很多南京人熟悉的地名,秦淮河、石头城、凤凰台、台城、朱雀桥、乌衣巷等等。南京还有一条普通的里巷叫长干里,在《唐诗300首》里面出现三次。全唐的诗一共305首选入,其中3首写长干里,这个比例实在太惊人。”

莫砺锋认为,南京一直受到诗人的喜爱,与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无关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地处富裕的鱼米之乡,又是历来的帝王之州,在自然和人文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条件,所以这里是产生唐诗名篇的沃土。”